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树良种无性系引进及其繁殖利用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获奖名称: 科技成果推广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茶树;利用技术;利用;技术;树;茶树良种;无性;茶;技术研究;良种;无性系;引进;研究;繁殖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2

摘要: 该成果可指导湖北省茶树无性良种引进和繁殖推广工作,减少引种的盲目性。并可提高繁殖系数、提高苗木质量、缩短苗木在圃时间,加快繁苗步伐。 高棚网加矮棚膜遮荫方式可较好地保湿、控温、避光,比目前国内流行的矮棚双层网膜遮荫,其扦插成活率提高17.6个百分点;出圃率提高16.1个百分点;平均苗高净高出4.2cm;且减少用工60%;节约用水80%。 利用茶枝梢头作插穗突破了“嫩枝不能扦插”的理论,其成活率、苗木质量均优于短穗扦插,且可提高繁殖系数1.02,应用该项技术建立繁苗圃4.53公顷,年出圃茶苗1210万株,产值121万元,可新建茶园167公顷。在全省推广面积850公顷,新增总金额2340万元。

  • 相关文献

[1]茶树良种‘金茗1号’. 金孝芳,贾尚智,闵彩云,陈勋,石亚亚,曹丹,马林龙. 2015

[2]两系杂交中稻两优培九的引进与应用. 游艾青,刘凯,胡刚,袁潜华,周继先,卢兴桂. 2004

[3]竹节参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向极钎,杨永康,覃大吉,曾凡忠,廖朝林,由金文,唐春梓. 2005

[4]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闲田发展小麦和大麦生产的关键技术. 鲍文杰,刘易科,黄字富,王承敏,周林,朱展望,陈泠,张宇庆,吴波,佟汉文. 2014

[5]发挥工程中心优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王长清,熊远著,邓昌彦,梅书棋. 2002

[6]依靠科技进步 解决国人吃肉问题-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瘦肉猪良种?…. 徐子清,李国豪. 1998

[7]10个无性系绿茶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 金孝芳,曹丹,马林龙,龚自明,贾尚智. 2015

[8]非洲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抢救性引进与合作研究. 丁自立,姚明华,焦春海. 2014

[9]我省引进及开发利用小尾寒羊之我见. 陈明新,李晓锋. 1999

[10]基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湖北绿茶产地判别. 王雪萍,郑鹏程,高士伟,叶飞,王胜鹏. 2021

[11]不同产区绿茶氨基酸及矿物元素分析评价. 王雪萍,高士伟,郑鹏程,叶飞,王胜鹏,龚自明. 2020

[12]基于茶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植物亚细胞定位预测软件的应用. 刘艳丽,周媛,曹丹,马林龙,龚自明,金孝芳. 2020

[13]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王雪萍,龚自明,高士伟,郑鹏程,叶飞,滕靖,王胜鹏,郑琳,刘盼盼. 2016

[14]不同品种茶鲜叶稀土含量研究. 王雪萍,龚自明. 2019

[15]不同鲜叶嫩度名优绿茶氨基酸组分差异分析. 王雪萍,滕靖,郑琳,刘盼盼,桂安辉,冯琳,龚自明. 2019

[16]鄂茶5号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报告. 闵彩云,贾尚智,杨小林,陈勋,金孝芳,石亚亚. 2011

[17]水仙春毫茶加工工艺的改进. 李传忠,谭丛珍,来祖庆,蔡鸿林. 2001

[18]茶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冯琳,龚自明,郑鹏程,刘盼盼,刘艳丽. 2018

[19]桑叶茶研究进展与展望. 廖友新. 2023

[20]茶园主要害虫微生物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蓓蓓,曹春霞,郑娇莉,黄大野,龚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