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麦2号小麦新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面积;品种;示范;示范推广;小麦新品种;大面积示范;小麦;大面积;面;新品种;推广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3

摘要:   课题来源与背景:   由于贵州是高原山区,生态、气候条件特殊,山高坡陡,气候多变,土壤薄,小麦生育期间,阴雨多湿,三锈及白粉病严重,春季倒春寒又较频繁,故小麦生产水平一直较低。再由于自然和人为的作用,小麦生产上品种多、乱、杂现象特别严重,没有一个过硬的适应性广的高产稳产品种。而贵麦2号经过省区试、生产试验、多点示范表明,适应性广、半冬性中熟、抗病性强、杆硬抗倒、穗大多粒、高产稳产。   二、主要内容和创新:   建立在省内有代表性试验示范基地三个,搞好样板田,以点代面;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去杂去劣,提纯复壮,保证有高质量的良种纯种供应。设专题研究单作300kg以上、分带轮作200kg以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结果在单作18.99亩面积上获得平均亩产373.06公斤1.25亩面积获得平均亩产269.2公斤,并明确了主要的栽培技术要点和适宜的播种期。同时,研究了贵麦2号抗白粉病的遗传机理,发现贵麦2号有2~3个抗白粉病基因,明确了贵麦2号广泛持久水平抗白粉病的遗传机制。为贵麦2号的推广起到较好推动和指导作用。   三、应用和推广情况:   贵麦2号在我省有广泛的适应性,在不同海拔、不同耕作制、不同土壤肥力、不同气候条件下,一般比别的品种都较高产稳产,抗病性稳定。截止2003年已推广104.11万余亩(仅为收到证明的面积),新净粮食6077.099万余公斤,新增经济效益4679.366万余元,为农民致富作出积极的贡献。贵麦2号属高产、高效、低成本的“两高一低”小麦品种。   贵麦2号的另一可贵的突出优点是,它是用作杂交育种的好亲本资源,如用贵麦2号×四川661,培育了高产、大粒、适应性好的贵麦5号小麦新品种,在省区试中产量居各参试种第一位,较对照增产23.91%,2000年已经省评审委审定通过,准予在全省推广。又从贵麦2号中系选育贵麦4号小麦新品种,也通过省评审委审定准予推广。还用贵麦2号作亲本育成近特早熟的早麦4号、早麦6号小麦新品系。

  •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玉米黔原三号大面积示范推广. 魏筑英,崔嵬,胡建华,武德芝,徐大地. 2000

[2]中籼品种黔育417选育及特性研究. 蒋志谦,严宗卜. 1991

[3]丝瓜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王青青,王天文,高安辉. 2019

[4]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在大面积示范中的应用效果. 罗德强,王飞,杜忠友,周维佳,江学海,张勇,郑玉琼,涂丹. 2008

[5]杂交油菜黔油14号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 代文东,黄泽素,田筑萍,李德珍. 2007

[6]水稻赤斑禾沫蝉大面积防治示范研究. 廖国会,张信扬,李德友,邓国云. 2011

[7]小麦新品种黔麦15的选育. 何庆才,龙增栋,廖玉梅,王学丽. 2002

[8]毕节市八个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樊艳,王显立,高英,王伟,龙静,蒋燕,翟玉玲. 2019

[9]黔油16号示范效果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大雄,陈华璋,饶勇,向明. 2007

[10]高产、多抗型玉米杂交种黔单15的选育及推广. 祝云芳,陈泽辉,高翔. 2005

[11]雪凝灾害蔬菜改良地膜栽培技术示范及推广. 文林宏,李桂莲,魏祥云,王天文,董峰应,王惠科. 2009

[12]花溪芜菁甘蓝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李娟,牟琼,雷霞,吴佳海. 2020

[13]黔油双低一号中试、示范推广和保优繁育技术. 李大雄,饶勇,刁攀琏. 1997

[14]白沙乡油菜凝冻灾害调查与减灾技术示范. 李娅,王沁,李昌明,华德富,李绍兵,唐容,林涛,饶勇. 2009

[15]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涂丹. 2009

[16]水稻杂糯间栽防治稻瘟病试验示范. 樊江顺,文炳智,何海永,文家明,梁蓉,张慧,袁洁,杨学辉. 2009

[17]遵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思路. 王海,李崇慧. 2014

[18]高糖甘蔗新品种(系)品比试验示范研究. 周正邦,易代勇,龚德勇,罗亚红,周祥. 2008

[19]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 Ⅵ.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示范. 侯国佐,侯剑,侯燕,伍贻春,路大祥. 2008

[20]红阳猕猴桃引种试验示范. 万明长,罗克明,石乐娟,王荔,刘学武,杨玉昆,郝永昌. 2008

作者其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