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瘟菌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致病;克隆;致病相关基因;相关;稻;基因;相;相关基因;稻瘟菌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1.课题来源及背景 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稻瘟菌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项目批准号为:30260046。 稻瘟病是限制我国水稻产量增产的主要因子之一。目前,防治该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杀菌剂、作物轮作和种植抗瘟品种。使用杀菌剂防效直接,但易造成环境和产品污染。种植抗瘟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但由于MG易变异且生理小种众多,在大面积单一化的选择压力下,致使抗瘟水稻品种易失去抗性。水稻品种抗性丧失本质上是水稻的抗病基因与MG致病基因的互作关系,通过深入研究MG的致病遗传和水稻的抗瘟性遗传可阐明其互作的机制。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建立高效的转化体系,通过T-DNA介导,将抗药性标记插入MG的基因组而产生大量插入突变,从而建成突变体库。从库中筛选致病相关突变体,克隆MG的致病相关基因。 性能指标:建立起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建成质量好、突变体数量为6855个的突变体库;筛选出一批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突变体;用TAIL-PCR法扩增到13个致病相关突变体的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确定突变位置和相对应的10个推测基因的序列信息和可能编码的蛋白;扩增到MG09172.4基因的全序列。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首次应用T-DNA介导诱变技术建立稻瘟菌的突变体库,克服了REMI诱变技术的不能随机插入的问题。其创新性明显。 (2)由于T-DNA插入的随机性,本研究建成的突变体库覆盖的致病相关基因全面,从而筛选到较多的新的致病相关基因。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建成的突变体库是开展稻瘟菌功能基因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良好试材。其他研究成果对于水稻—稻瘟菌的互作关系、稻瘟菌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调控、形态分化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项目的研究已经筛选到许多稻瘟菌致病相关突变体,致病相关基因克隆以及功能鉴定等后续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中。另外,本研究发现了一个因为插入突变而增加黑色素的突变体Y34-1469。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突变体中黑色素除了维系膨压外,在侵染水稻过程中可能还有其他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荔枝漆酶基因LcLac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刘保华,肖茜,冯超,孙进华,王家保. 2012

[2]油梨PaWRI1和PaWRI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研究. 葛宇,董相书,张腾,程志号,林兴娥,王甲水,臧小平,徐梓宁,宋勇,马蔚红. 2019

[3]巴西橡胶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彭世清,陈守才. 2001

[4]香蕉泛素结合酶基因与果实成熟关系的研究. 王园,王甲水,谢学立,雷晓明,金志强. 2010

[5]巴西蕉诱导的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小种致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肖义炜,李春强,李文彬,孙建波,曾会才,彭明. 2015

[6]绿僵菌的研究进展. 代鹏,宋妍,许天委,谢玉平,黄俊生. 2005

[7]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阮孟斌,彭明. 2011

[8]稻种资源研究概况. 曾莉娟,郑成木. 2002

[9]海洋微生物抗稻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郭刚,洪葵,胡申才,肖春,阎莉萍,郑服丛. 2003

[10]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拮抗稻瘟菌克隆子的筛选. 陈旭玉,周亚奎,余贤美,林春花,郑服丛. 2009

[11]稻瘟菌附着胞分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贺春萍,郑服丛. 2006

[12]AtEDR1介导拟南芥对稻瘟菌的抗性(英文). 郭传宇,郑银英,崔百明. 2011

[13]稻瘟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培养基筛选试验. 贺春萍,邱世文. 2005

[14]一种快速·有效分离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的方法——DW-ACP-PCR技术. 王葵娣,郑服丛. 2007

[15]麝香百合T-DNA插入突变群体的筛选. 刘菊华,徐碧玉,谭光兰,金志强. 2006

[16]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植物叶片抗衰老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张治礼. 2000

[17]橡胶树茉莉酸生物合成关键酶AO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段翠芳,曾日中,黎瑜,魏小弟. 2006

[18]结核分支杆菌耐异烟肼基因inhA突变的测序研究. 朱中元,邵寒霜,陈允凤,王海波. 2000

[19]红麻干旱响应基因EST-SSR标记. 金关荣,安霞,骆霞虹,陈常理,李文略,李苹芳,田丹青,王斌,吴文嫱,朱关林. 2018

[20]橡胶延长因子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陈章权,吴坤鑫,梁晓东,黄震,陆田田.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