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研制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种质资源;作物种质;技术;规范;农作物;技术规范;资源;物种;研制;作物;作物种质资源;种质;中国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8

摘要: 本项目围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牧草绿肥等五大类100多种作物,遵循标准化原理和方法,集成植物分类、生态、形态、农艺、生理生化、植物保护、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跨部门、跨地区、多作物、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与创新。 1、在国内外首次系统研制110种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336个,创建了作物种质资源科学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描述的技术规范体系,并首次编制出版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丛书110册。 2、系统规范了110种作物种质资源技术指标15053个,其中总结规范了9436个技术指标、丰富完善了1793个技术指标,新提出了3824个技术指标;编制各种植物学形态模式图1563幅,其中新绘制1109幅。 3、以过程控制为主,首次研制了110种作物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提高了资源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4、项目研究成果已在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作物遗传育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20万份作物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分发种质11.18万份次;利用分发的种质,育成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17亿亩,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覆盖的作物种类和体系完整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实现了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评价和利用全过程的规范化,对我国农作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科学管理与共享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 相关文献

[1]瓜类蔬菜穴盘衣苗技术规范. 司亚平,何伟明. 1999

[2]基于应用服务器的电子农务平台研究与实现. 吴华瑞,王之岭,杨宝祝,孙想. 2004

[3]面向智能农业应用的集成框架研究. 吴华瑞,杨宝祝,孙想,顾静秋. 2003

[4]基于规范化研究的小麦空间模型推理系统. 赵春江,吴华瑞,王纪华,黄文江,郝鹏,杜小鸿. 2003

[5]作物水分和氮素的遥感监测. 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黄文江,王之杰,周启发. 2003

[6]水肥耦合作用及其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之杰,王纪华,赵明. 2003

[7]2F-5000型链耙刮板式大肥量有机肥撒施机设计. 张艳红,秦贵,秦国成,王晓平,闫子双. 2011

[8]蔬菜嫁接机器人研制与试验. 姜凯,郑文刚,张骞,郭瑞,冯青春. 2012

[9]禽用新疫苗的研发与申报. 姜北宇. 2009

[10]水分对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释放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效果研究. 肖强,王甲辰,左强,张琳,刘宝存,赵同科,邹国元. 2009

[11]鲟鱼种质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郭向贺,董颖,胡红霞,赵艳珍. 2014

[12]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孟林,尚春艳,毛培春,张国芳,安沙舟. 2009

[13]芥蓝新种质创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张德双,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卢桂香. 2024

[14]不同来源桃种质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 牛景,赵剑波,吴本宏,李绍华,刘国杰,姜全. 2006

[15]樱桃种质资源试管苗保存方法. 牛爱国,张开春,张晓明,闫国华,李文生,姜立杰. 2005

[16]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不同耐盐群体生理指标分析. 孟林,毛培春,张国芳. 2009

[17]浅黄色花瓣大白菜新种质(07-882×abc3-1)2的创制及应用. 张德双,辛晓云,李佩荣,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赵岫云,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23

[18]浅黄色花瓣大白菜新种质(07-882×abc3-1)~2的创制及应用. 张德双,辛晓云,李佩荣,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赵岫云,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2023

[19]板栗雄性不育的形态学观察. 刘国彬,曹均,周连第,兰卫宗,兰彦平. 2014

[20]基于不同玉米生态区主推品种探讨宜粒收关键种质构建方向. 付修义,张华生,赵久然,陈传永,陈琛,吴珊珊,张雪原,张春原,王元东.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