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恢复;恢复系;创制;新型;高粱
第一完成单位: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3
- 相关文献
[1]强势高粱恢复系南133的创制与应用. 阎鸿雁,周紫阳,胡国宏,李光华,王江洪,马英惠. 2007
[2]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6A的创制及应用. 高悦,梁军,侯佳明,赵德,杨微,李捷,李伟,李继洪,高士杰. 2019
[3]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5A的创制与应用. 杨微,高悦,李继洪,高士杰. 2023
[4]早熟、矮秆、耐密高粱雄性不育系吉1230A的创制与应用. 李继洪,朱末,高悦,王振国,邓志兰,王立新,蔡勤安,丁博,胡博,杨微. 2024
[5]特矮秆早熟高粱恢复系吉R109的选育与应用. 杨微,梁军,高悦,侯佳明,赵德,李捷,栾天浩,李继洪,高士杰. 2020
[6]高粱优良恢复系吉R105的选育与利用. 高士杰,李继洪,李伟. 2009
[7]高粱长穗型恢复系吉R107的选育与应用. 陈冰嬬,李继洪,高士杰,王阳,马英慧. 2011
[8]高粱恢复系吉R5062的选育与应用. 高明超,陈冰嬬,李继洪,高士杰. 2015
[9]玉米自交系吉D284和吉D2417的创制与应用. 蔡鑫茹,刘俊,夏远峰,仲义,吴凤新,刘兴二,桑建,焦仁海,贾立辉. 2022
[10]硬盘数据恢复方法及建议. 贾广微,牛铭晨,时英华,万发仁. 2011
[11]稻/菰远缘杂交创制BT型粳稻恢复系. 时羽,闫昊,陈玉波,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韩康顺,李彦利. 2018
[12]粒用高粱恢复系选育和应重视的问题. 侯佳明,高悦,杨微,梁军,李捷,赵德,李继洪,高士杰. 2019
[13]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育种研究进展. 金成海,高明晶,周广春,全东兴,孟维韧,朴红梅. 2014
[14]东北新育成粳型三系杂交稻恢复系开花习性研究. 刘晓兵,全东兴. 2015
[15]大豆骨干恢复系花和花粉数量的研究. 赵丽梅,彭宝,程延喜,孙寰,王曙明,张伟龙,王跃强,张井勇. 2008
[16]优良高粱恢复系南133的选育与利用. 马忠良,张淑君,周紫阳,王江红,闫鸿雁,李光华,马英慧. 2006
[17]利用轮回选择法创造粳稻三系恢复系的研究. 全东兴,陈温福,周广春. 2007
[18]拓进饲料领域促进高粱发展. 高士杰,刘晓辉,李继洪,栾天浩. 2005
[19]外国抗蚜资源在吉林省高粱育种中的应用. 张淑君,马忠良,周紫阳,王江红,李光华,马英慧. 2004
[20]高粱杂交种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比较. 李继洪.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粒用高粱幼苗期耐苏打盐碱综合评价与指标鉴选
作者:乔钲岩;于淼;唐玉劼;石贵山;刘新宇;刘晓涵;王新鼎;李扬;王鼐;陈冰嬬
关键词:苏打盐碱土;高粱;苗期;耐盐碱;综合评价
-
矮秆宜机收、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公谷86的选育
作者:周柏卉;张伟龙;李淑杰;高忠;徐晨;刘宽;高鸣
关键词:谷子;矮秆;抗除草剂;公谷86
-
中国粒用杂交高粱的绿色革命
作者:陈冰嬬;唐玉劼;张丽霞;周宇飞;于淼;石贵山;王新鼎;李扬;高士杰;陆晓春;王鼐;刁现民
关键词:高粱;株高;矮秆;矮化种质;矮化基因/QTL
-
不同高低畦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周江明;韩小伟;田雪慧;武利峰;高英波;李明军;李伟;李树兵;郝延杰;韩哲;高琪
关键词:冬小麦;种植模式;产量;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穗数
-
谷子育成品种(系)抗倒伏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高鸣;徐研;曲祥春;马一铭;高忠;周柏卉;张伟龙
关键词:谷子;品种;品系;抗倒伏;鉴定;评价
-
优质抗除草剂谷子公谷89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张伟龙;高鸣;高忠;周柏卉;李淑杰;杨永志;徐晨
关键词:谷子;公谷89;抗除草剂;栽培技术
-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玉米种子精选方法研究
作者:韩小伟;周江明;高英波;田雪慧;李明军;郝延杰;李伟;李树兵;刘树泽
关键词:玉米种子;精选方法;物理参数;机器视觉技术;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