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旱耐瘠玉米自交系及新品种选育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新品种选育;品种;自交;品种选育;自交系;耐瘠;玉米自交系;玉米;研究与应用;研究;选育;新品种;选育研究;抗旱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9

摘要:   成果属于农业应用学科,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领域。   针对西南地区自然条件差、耕作粗放、迫切需要耐瘠抗旱适应性好的玉米品种的重大需求,在国家和省11项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历经16年,开展了玉米抗旱材料的筛选及其相关研究,玉米抗旱耐瘠自交系及新品种选育、繁育、制种与栽培配套技术研究,种子产业化,跨省区大面积示范应用等6个重要方面的研究工作。   取得的主要成果内容为:   (1)玉米抗旱材料筛选及其生物学、生理特性和遗传规律研究,建立起玉米抗旱的有关评价参数和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抗旱玉米杂交组合形态指标、水分利用率等的研究,建立了不同抗旱类型等级与水分利用率大小的对应关系;创制出一批玉米抗旱耐瘠资源新材料。   (2)育成耐瘠、抗旱、综合表现优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自交系3个,并用其组配出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品质优异,抗病性、抗虫性强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种3个。   (3)亲本种子繁殖面积500多亩,生产亲本种子10万公斤,杂交制种3.75万亩,生产种子1500万公斤。累计应用示范面积1012.68万亩,新增粮食21350.7万公斤,新增效益27755.9万元,种子企业创利3038.04万元,制种农户增收1382.3万元,累计新增效益32176.24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4)在《中国农业科学》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7篇,培养核心专家1名,省管专家2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名,晋升高级职称15名,培养研究生16名,培训农民等10万余人次。

  • 相关文献

[1]高配多抗紫秆玉米自交系XZ 50612的选育及遗传应用分析. 张泽志,王安贵,陈泽辉,唐光顺. 2018

[2]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黔单21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陈华璋,祝云芳,高翔,陈泽辉,王竹,王天宇. 2008

[3]广适丰产型杂交玉米新品种黔玉5号的选育. 高翔,张洪书,陶廷英,王进,陈泽辉,王竹,祝云芳,姜萍. 2011

[4]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8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高翔,陈泽辉,祝云芳,赵晓燕,陈华璋,王天宇. 2004

[5]优质丰产稳产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9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高翔,陈泽辉,高捷,祝云芳,陈华璋,王天宇,赵晓燕. 2004

[6]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988的选育. 王春梅,沈建华,任洪,赵晓燕,王竹. 2015

[7]冷暖型玉米抗旱性研究. 张大双,员海燕,张宝林. 2010

[8]6个桃新品种引进种植试验. 金方伦,黎明,韩成敏,张发维,敖学熙. 2016

[9]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10]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11]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陈泽辉. 2007

[12]优良玉米自交系QB48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 2014

[13]配子选择法对玉米自交系QB506的遗传改良效果. 陈建军,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兰琴英,王安康,刘鹏飞. 2016

[14]优良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系的遗传特征及其改良效果. 胡兴,陈泽辉,郭向阳,祝云芳,王安贵,赵丽,兰琴英. 2014

[15]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的田间观察与分子标记检测. 王伟,杨文鹏,王明春. 2014

[16]利用SSR标记分析12份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朱英,陶刚,祝云芳,刘永翔,黄永会,刘作易. 2011

[17]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玉米骨干自交系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分析. 彭忠华,张明生,邱红波,徐如宏,高翔,顾金春,戴保威. 2005

[18]贵州70份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群分析. 杨文鹏,关琦,杨留启,王伟,张文龙,祝云芳,潘敏娜,沈建华,赵致. 2011

[19]不同供体对玉米自交系QR273的改良效应. 郭向阳,陈泽辉,胡兴,兰琴英,祝云芳. 2016

[20]浅析Tuxpeno和Suwan等(亚)热带种质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 高翔,罗仕文,彭忠华,曹绍书,沈建华,潘敏娜,祝云芳,陈泽辉.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