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产量形成;小麦产量;系统;协调;研究;小麦;平衡;调平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获奖时间: 1997
摘要: 该研究提出了小麦物质生产三个阶段划分的理论。阐述了小麦弱势器官(分孽、小花、籽粒)的形成特点和促弱转强途径,系统分析了小麦产量形成系统中3个子系统内及其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及调控原则,指出了穗层整齐度、分孽营养生长积温可作为小麦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增加花后根系光合产物的分配比例有利于后期根系活力的提高,适度控制茎生叶鞘生长量有利于营养体物质向籽粒的转移,增加小穗数/穗对高结实率的品种有效,提高小花结实率对环境敏感型的品种效果显著。其阶段性成果具国内领先水平,3年累计应用32.5万亩,创直接经济效益746万元。
- 相关文献
[1]基于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小麦估产模型.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 2007
[2]群体调控对杂交小麦源库系统的影响. 张胜全,王拯,杨卫兵,任立平,叶志杰,高新欢,高建刚,娄鸿耀,杜冰,陈兆波. 2022
[3]不同施肥条件下花椰菜氮肥供需平衡研究. 郭守春,邹国元,左强,吴建新,石岭. 2012
[4]支持分布环境的农产品协同追溯平台构建. 钱建平,范蓓蕾,李洁,李小刚,赵丽,王铄今,史策. 2017
[5]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研究. 孙妮娜,秦向阳,杨宝祝,陈雨海. 2007
[6]面向蔬菜产业链的信息管理系统. 吴建伟,杨宝祝,刘彦泉,张俊. 2009
[7]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模式. 钱建平,杨信廷,刘学馨,孙传恒,韩啸. 2008
[8]可追溯系统的追溯粒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钱建平,刘学馨,杨信廷,邢斌,吉增涛. 2014
[9]集成实时快速检测信息的蔬菜追溯系统改进与应用. 钱建平,张保岩,邢斌,杨信廷,李茏,王鸿彬. 2015
[10]基于微信的村镇社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韩琳,吴华瑞,顾静秋. 2016
[11]杂交小麦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 张胜全. 2019
[12]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形成及物质生产分析. 秦志列,王术,王伯伦. 2006
[13]小麦多年产量空间变异与空间关联分析. 陈云坪,王秀,马伟,赵春江. 2010
[14]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金修宽,马茂亭,赵同科,安志装,姜玲玲. 2018
[15]努力做好工会工作 为农科院的发展做贡献. 李国凤. 2012
[16]圆孔射流式渗灌管的研究. 宋秉彝,丁正熙,赵微平. 2005
[17]木犀草素的生理功能、提取、纯化及应用的研究. 杨颖,宋曙辉,徐桂花. 2010
[18]SSR技术在玉米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上). 辛景树,郭景伦,贾希海. 2005
[19]京津冀地区都市农业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李斌,何杰山,褚农农,闫华. 2017
[20]北京市果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建议. 张瑞,界春晓,朱启酒,陈浩,高冲,周锋.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生态环境和日温差对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孙辉;赵昌平;岳洁茹;白秀成;杨吉芳;叶志杰;张风廷
关键词: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温差;育性转换
-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研究
作者:秦志列;梁玉龙;刘丽华;李宏博;张风廷;娄鸿耀;李翰霖;赵昌平;张胜全
关键词: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杂交种;恢复系
-
施氮量对二系杂交小麦品质的影响
作者:郝小聪;李欣宇;侯起岭;杨吉芳;安春会;王长华;叶志杰;张风廷
关键词:施氮量;二系杂交小麦;磨粉品质;蛋白质含量;面团品质
-
我国部分审定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及基因型分析
作者:权威;马锦绣;华正蓉;左静红;王伟伟;王俊稳;张立平;庞斌双;赵昌平
关键词:小麦;品质相关基因;品质性状;KASP标记
-
基于高效SNP芯片的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刘丽华;刘阳娜;周悦;李宏博;张明明;屈平平;赵昌平;庞斌双
关键词: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SNP芯片
-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37ω-黑麦碱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侯起岭;杨卫兵;娄红耀;杜冰;高建刚;赵昌平;张风廷;秦志列
关键词: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ω-黑麦碱;基因克隆;序列分析;乳糜泻
-
小麦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
作者:孙现军;姜奇彦;胡正;李宏博;庞斌双;张风廷;张胜全;张辉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苗期耐盐;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