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防治向日葵螟赤眼蜂蜂种的筛选与扩繁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蜂种;防治;眼;筛选;赤眼蜂;向日葵螟;扩繁;向日葵

第一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获奖时间: 2015

摘要: 一、任务来源 本项目属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科技创新项目,项目时间2012~2014年。通过试验研究,项目解决了防治向日葵螟赤眼蜂优势种筛选和应用的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筛选出螟黄赤眼蜂是防治向日葵螟的优势种。 研究表明,螟黄赤眼蜂能有效地防治向日葵螟,比其他蜂种防效提高14.6%~63.9%。明确了对向日葵螟卵的寄生能力,证实了螟黄赤眼蜂大面积应用的价值。 第二、确定了赤眼蜂优势种最佳放蜂虫期。 研究表明,赤眼蜂最佳放蜂虫期为赤眼蜂的蛹中期。温度是影响赤眼蜂发育的主要因素,赤眼蜂不同的虫期抗高温胁迫能力不同,选择适当的释放虫期可降低气候环境条件对赤眼蜂发育的影响。 第三、确定了赤眼蜂优势种防治葵螟田间释放次数、放蜂量。 二、意义 向日葵是我省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70万亩左右,占全国播种面积的20%。向日葵螟是向日葵上的重要害虫,随着向日葵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向日葵螟有猖獗之势,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向日葵螟以幼虫在花盘内蛀食为害,其隐蔽性使化学农药难以直达为害处。且向日葵属于高秆作物,化学农药施药困难,费工费时,极易发生中毒事故,化学农药会杀伤蜜蜂等传粉昆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产生的高毒、高污染、高残留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逐步加剧,害虫抗药性增强、导致害虫的再度猖獗。 我省近两年利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已取得初步成效,不同种赤眼蜂对向日葵螟卵有不同偏好性,对不同生境又有不同适应能力,因此,还需选育赤眼蜂优良品系,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利用选育的优良品系,可为工厂化生产赤眼蜂提供优良蜂种,优良赤眼蜂品系大量繁殖应用后,能改变依赖化学杀虫剂防治向日葵螟的局面,生物防治成为生产无公害向日葵的主要手段。 本项目能减少对化学农药防治的过度依赖,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土壤和水域受到的农药残留污染;减缓害虫的抗药性,降低防治费用;保护有益天敌生物及生态环境,保障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对全面提高我省农业害虫防控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对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创新点 1、筛选的螟黄赤眼蜂对向日葵螟卵粒校正寄生率达83.3%,比常用蜂种提高14.1%,能有效地控制田间向日葵螟危害,选出了防治向日葵螟的优势蜂种。 2、确定了螟黄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的适宜放蜂虫态为蛹中期,在该虫期释放能抵抗环境高温条件的不良影响,比蛹后期羽化出蜂率提高17%。为高效应用赤眼蜂提供了科学依据。 3、螟黄赤眼蜂田间应用防治向日葵螟,平均防治效果达到77.5%,比常用蜂种提高14.6%,向日葵平均增产26%,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四、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该项目筛选出了防治向日葵螟的赤眼蜂优势蜂种螟黄赤眼蜂,并且能利用柞蚕卵高效繁殖、大规模应用。对向日葵螟卵粒校正寄生率比常用蜂种显著提高,能有效地控制田间向日葵螟危害。 2、确定了螟黄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的适宜放蜂虫态,在该虫期释放能抵抗环境高温条件的不良影响,提高了羽化出蜂率,为高效应用赤眼蜂提供了科学依据。项目扩繁的螟黄赤眼蜂田间应用防治向日葵螟,平均防治效果达到77.5%,比常用蜂种提高14.6%,防治、增产效果显著。 3、扩繁螟黄赤眼蜂应用于农业生产,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满足绿色农业对生物防治害虫技术的迫切需求,在稳定农作物生产能力的同时,能发展优质农产品,保护有益天敌生物及生态环境,保障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 相关文献

[1]不同赤眼蜂蜂种防治向日葵螟的应用效果. 罗宝君. 2015

[2]螟黄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 2015

[3]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研究. 李敏,康子洋. 2014

[4]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的效果研究. 王立达,赵秀梅,周传余,闫锋,李青超,韩冬伟,于运凯,杨莹,迟莉. 2010

[5]不同种类赤眼蜂对田间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王连霞,何康来,罗宝君,赵秀梅,姜晓军,郑旭,袁明. 2015

[6]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罗宝君. 2017

[7]不同种类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比较. 王连霞. 2013

[8]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苗亿,韩业辉,刘洋,兰红宇,王立达,武林琳. 2018

[9]赤眼蜂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选择. 崔万里. 1997

[10]向日葵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范丽娟. 2006

[11]黑龙江省向日葵常见害虫及防治方法. 张明. 2009

[12]向日葵缺素症症状及其防治. 关洪江. 2012

[13]兔眼部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苗艳,朱庆贺,兰世捷,张蕾,李丹,金振华,张红,田秋丰,冯万宇,于辰龙,王丽坤,刘秋瑾,姚爽. 2023

[14]西瓜叶枯病防治药剂筛选. 梅丽艳,王喜庆,贾云鹤,付永凯,姜威,李志勇,张岩. 2021

[15]2009~2010年黑龙江省向日葵螟的发生为害调查. 王克勤,刘春来,刘兴龙,王爽,夏吉星,李新民. 2011

[16]腐烂茎线虫分子鉴定及在不同寄主上繁殖力分析. 毛彦芝,朱梓绮,王文重,李庆全,董学志,魏琪,郭梅,闵凡祥,杨帅. 2023

[17]黑龙江省玉米青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梅丽艳,李莫然,王芊,韩庆新. 1999

[18]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刘洋,韩业辉,杨莹,高崇. 2019

[19]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2019

[20]鲜食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刘洋.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