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推广类)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申嗪霉素;农药;研制;微生物;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生物
第一完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该项目属微生物源绿色农药领域。 (一)背景慨况 瓜菜枯萎性病害以及威胁水稻安全生产的纹枯病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数百亿人民币之巨。瓜菜枯萎性病害的防治至今无有效的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农药井岗霉素经30多年使用,局部地区已经产生抗药性。井岗霉素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欧盟已经发布第2076/2002号法规,禁止井冈霉素在其境内销售并提高稻米制品中的安全检测标准。进口农药“满穗”,防治纹枯病效果虽好,但是价格太高,农户难以接受。研制和推广绿色新农药防治枯萎性病害和水稻纹枯病已经成为确保作物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在国家973、863和市科委项目支持下,进行了长达16年的研究,研制开发了微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获得了2007年度上海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主要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申嗪霉素在农作物上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以下关键问题: 1 深入研究申嗪霉素合成基因簇表达的开关机制以及修饰基因的调控机制,揭示了基因组中两个合成基因簇表达的级联放大反馈机制和信号传递途径,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在SCI收录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oS ONE等发表论文40余篇。 2 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对生产菌株进行多轮定向遗传改造,将其发展成为具有高产潜力的细胞工厂,申嗪霉素产量达到每升5克以上,为野生菌株的25倍,发酵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 成功地研制了1%申嗪霉素的环保型水悬浮剂,淘汰了通常使用的对人和环境有害的二甲苯溶剂,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药剂使用量。 (三)推广应用 微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具有安全、高效、与环境相容性好、广谱防治农作物病害等特点。申嗪霉素原药和悬浮剂获得了农业部颁发了正式登记证(PD20110314、PD20110315),被列入全国农业技术中心“十二五”期间推广产品。获奖后4年来,经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积极推动,开展防治瓜、菜枯萎性病害的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2350万亩次,销售额1.2亿元,利税2512万元,减少枯萎性病害引起的损失按每亩次500元计,累计产生社会效益100亿元。2008至2010年连续3年,农业部组织主要水稻种植区十省、市开展申嗪霉素防治纹枯病的示范推广试验,取得成功。2011年,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推广应用面积达1000万亩次,销售额2886万元,利税824万元,社会效益5亿元,今后3年内估计推广面积可达每年6000万亩次,年产值2亿元,累计使用面积达2亿亩次,产生社会效益100亿元。 (四)社会意义 为水稻以及瓜、菜等作物的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成为我国建国以来运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生产菌株,提高发酵效价、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微生物源绿色农药的首例。成为运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传统农药行业和创制绿色新农药的成功典范,大大推动我国生物农药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 相关文献
[1]新型微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温广月,张穗,张红艳,许煜泉,杨晓. 2008
[2]申嗪霉素作用方式及其与稻田常用农药混合使用后对药效的影响. 张穗,陈海霞,杜兴彬,张强,许煜泉. 2015
[3]申嗪霉素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盆栽药效. 张穗,何龙,许煜泉. 2011
[4]申嗪霉素等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探讨. 左军,李国梁,张穗,奚刚,秦忠,陈谊君. 2016
[5]申嗪霉素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分析. 陈海霞,杜兴彬,张穗,李帮学. 2012
[6]崇明金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刘晨霞,乔勇进,王晓,陈冰洁,张怡. 2020
[7]上海地区单季晚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生物气象因子探讨. 蒋耀培,李军,蒋杰贤,张皓,季香云. 2011
[8]北冬虫夏草保健饮料制作工艺研究. 陈伟,陈海燕,杨建军,赵安琪,陈芷祺,易凡. 2016
[9]观赏植物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褚云霞,陈海荣,邓姗,李寿国,黄志城. 2018
[10]非洲凤仙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邓姗,褚云霞,杨旭红,黄志城,张新明,顾可飞,陈海荣. 2015
[11]土壤学科普中的化肥问题--简析若干对化肥的误解与偏见. 奚振邦. 2004
[12]添加有机缓释肥(SROF)对基质微生物数量和番茄青枯病防效的研究. 随学超,郭世荣,卜崇兴,梁勇. 2007
[13]18种农药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研究. 吴淑杭,周德平,徐亚同,姜震方. 2007
[14]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兽药和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饶钦雄,赵志辉. 2008
[15]结合态农药残留及其环境毒理研究进展(综述). 谢显传,王冬生. 2005
[16]熊蜂对番茄常用农药的敏感性. 王冬生,於文俊,袁永达,赵京音. 2003
[17]应用家蝇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毒. 王冬生,吴世昌,袁永达,沈斌. 1997
[18]二元农药混合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研究. 吴淑杭,周德平,徐亚同,姜震方. 2008
[19]二元混合污染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的联合毒性. 吴淑杭,周德平,徐亚同,姜震方,褚长彬. 2011
[20]五种农药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李军辉,冯志勇,赵明文,汤兆宙,李玉祥,程继红,高君晖.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番茄两种虫媒传播的重要病毒病研究进展
作者:常晓丽;武向文;袁永达;张天澍;顾浩天;王冬生;王培;王然
关键词:番茄;植物病毒;昆虫媒介;烟粉虱;研究进展
-
亏缺灌溉下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抗旱特性的影响
作者:陈善逊;徐四新;诸海焘;张德闪;张红艳;蔡树美
关键词:亏缺灌溉;设施番茄;气孔特征;叶肉细胞;根系形态
-
我国农作物灰霉病杀菌剂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正炜;陈秀;石小媛;成玮;武向文;戴富明
关键词:灰霉病;化学防治;杀菌剂;综述
-
上海郊区小麦赤霉病菌多菌灵抗性群体动态的研究
作者:张穗;陈伟;王东;朱洪彩;程欢欢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菌;多菌灵;抗药性;上海郊区
-
水稻品种对田间稻纵卷叶螟代间发生关系的影响
作者:常晓丽;武向文;袁永达;张天澍;杜兴彬;沈慧梅;陈海霞;王冬生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水稻品种;黄色诱虫板;发生规律;为害和行为
-
禾谷镰孢菌对氰烯菌酯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作者:张穗;陈伟;王冰华;赵会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氰烯菌酯;敏感性
-
对甲氧基肉桂醛的抗真菌活性及田间药效分析
作者:张穗;杨晓;温广月;马汇泉
关键词:对甲氧基肉桂醛;植物香料产物;抗真菌活性;田间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