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松粳11号选育与推广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选育;推广

第一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9

摘要: 松粳11号是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 “寒地一积温区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超级稻品种选育(合同编号GA06B102-03-04)”项目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是采用龙锦1号为母本,以C26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是集优质、高产、适应性强于一身的多优集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松粳11号选育成功,是利用籼粳后代材料选育优质粳稻的典范,为我国多优集成粳稻品种的选育开辟了新的思路,该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该品种生育日数约142天,所需活动积温2724.6℃,相当于松粳2号熟期。适应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种植。株高89.7㎝,叶色深绿,分蘖能力较强,活秆成熟。穗长18.6㎝左右,每穗粒数105.1粒,自然不实率2.0%,千粒重26.8g,米粒偏长,稀有芒。耐冷凉,中抗倒伏,抗稻瘟病性能力强,适应性强。2005-2006年抗病鉴定平均结果为:人工接种苗瘟3级,叶瘟3级,穗颈瘟3级;自然感病苗瘟1级,叶瘟2级,穗颈瘟3级。2007年审定推广至今在生产上始终表现抗稻瘟病性强。该品种丰产性好,2005-2006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024.7公斤,比对照松粳2号平均增产5.2%。2006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91.0kg,比对照松粳2号平均增产12.8%。该品种米质优,三年米质分析平均结果为:糙米率80.7%,整精米率64.3%,垩白米率14.0%,胶稠度70.2mm,直链淀粉18.4%,粗蛋白7.76%,食味评分80。

  • 相关文献

[1]高产大豆新品种齐农10号的选育与推广.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张笛,王连霞,马波,王俊强,胡继芳. 2022

[2]早熟春玉米绥玉7的选育及迅速推广原因的分析. 魏国才. 2005

[3]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绥农35的选育与示范推广. 付春旭,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王金星,姜世波,张维耀,吕德昌. 2013

[4]国审大豆新品种黑河46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鹿文成,闫洪睿,张雷,梁吉利,贾鸿昌,韩德志,朱海芳. 2011

[5]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姜成喜,陈维元,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单大鹏,张维耀,吕德昌. 2012

[6]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赵跃坤. 2013

[7]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提升路径分析. 谢学军,卢淑雯,王丽群,李家磊,王崑仑,崔怡娟,樊晶. 2018

[8]东北玉米新品种推广现状及建议. 唐春双,井旭源,于琳,王聪,田苗,李拥军. 2020

[9]玉米种植技术及其推广探究. 吴俊彦. 2020

[10]精准脱贫下的农村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及推广. 钟鹏,马冬君,康昕彤,孙中义. 2020

[11]黑龙江省2000~2006年高油大豆品种与推广. 毕远林. 2007

[12]黑河43号大豆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认定推广. 刘发,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贾洪昌,刘英华,韩德志,王国栋,李芳芳,李洪波. 2019

[13]美国玉米科研生产实践对黑龙江玉米发展的启示. 张树权,张世煌,陈新平,谢瑞芝,董志强,张文英,王荣焕. 2012

[14]苹果新品种龙丰. 吴昆. 1992

[15]水稻品种龙粳29大面积推广原因分析. 王桂玲,宋成艳,刘乃生,周雪松,鄂文顺,陆文静,陈书强. 2016

[16]中早熟玉米品种绥玉7号的特点及推广应用研究. 唐跃文. 2006

[17]大豆合丰33号最佳栽培密度的研究. 郑天琪,赵树泉,连成才. 1992

[18]应用花粉管通道技术选育超级稻龙粳14试验研究. 刘传雪,潘国君,冯雅舒,刘丽艳,刘文萍,吕晓波. 2009

[19]大豆新品种合丰55的选育与高产创建. 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付建江,刘国民,叶秀娟. 2010

[20]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5号的选育. 王文军,黄绪堂,李岑,梁春波,马军,周菲,郭永利,王静.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