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生理小种;种质资源;利用;胞囊线虫;胞囊;利用研究;发掘;资源;生理;小种;大豆;种质;线虫;创新;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
获奖时间: 2007
摘要: 该项目所属学科为农业学科,是植物病理学与作物育种相结合,以大豆胞囊线虫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大豆抗胞囊线虫的种质资源各方面研究。 主要内容:本项目组利用近十年时间从大豆与大豆胞囊线虫相互作用关系出发,较系统地研究了大豆抗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种质资源的抗性机制、分子标记和抗性遗传规律,并对抗性材料进行发掘和创新,繁育和推广新的抗线品种,为我国合理利用抗线品种和品系奠定理论基础。 特点: 1)核心抗源的基因归类:在国际上首次应用生物间遗传学原理与温室鉴定技术相结合,经聚类分析,将我国高抗大豆种质资源归为7类,同时发现每个品种都含有至少抗2个生理小种的抗性基因,还获得一批兼抗多个生理小种的核心抗源,是值得充分利用的优异抗性资源。 2)抗性机制:在国际上首次对中国小黑豆品种的抗性机制进行系统研究。 3)分子标记: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大豆抗胞囊线虫种质资源及其杂交后代的分子标记研究。获得1个与感病性密切相关的RAPD标记S11(700),和与大豆黄色种皮相关的特异DNA片段S79(500)。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获得1个与抗性基因相关的SSR分子标记Satt187。该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4)新种质的创新:利用核心抗源品种进行大豆抗胞囊线虫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育成了一批抗线虫的优良高抗新品种(系)。该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鉴定,认为在小黑豆核心种质归类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总体水平为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推广情况: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优良抗线虫品种(品系),仅在黑龙江省西部大豆胞囊线虫重灾区1个农场、2个县、1个市和辽宁省部分地区推广的统计,累计10年推广面积达1006万亩,增收大豆17470万公斤,增收节支总额达4.6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大豆种质的抗性评价. 朱振东,王晓鸣,常汝镇,马淑梅,武小菲,田玉兰. 2000
[2]无腥味大豆种质创新与利用. 景玉良. 2002
[3]优良大豆种质绥农10号的利用及效果分析. 付春旭,景玉良,王金星,张维耀,曲梦楠,高陆思,姜世波. 2017
[4]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路颖. 2006
[5]高油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 袁明. 2007
[6]中外早熟大豆种质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耐病资源筛选. 项鹏. 2021
[7]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于佰双,王家军,马书君. 2001
[8]常规育种条件下玉米种质交流和创新途径探讨. 姜军. 2002
[9]寒地浆果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 吴立仁,杜汉军,焦奎宝. 2011
[10]玉米种质基础研究现状分析. 史桂荣. 2002
[11]黑龙江野生大豆优异资源筛选、评价及利用的研究. 来永才,林红,方万程,姚振纯,齐宁,王庆祥,杨雪峰,李辉. 2005
[12]黑龙江省国外大麦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李兰芬,李绥艳. 1997
[13]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材料在寒地稻区试验初报. 丛万彪. 2007
[14]三江平原主要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陈德祥,张春峰,王庆胜,孟凡祥,吴丽丽. 2012
[15]甜菜渣饲料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任燕锋,陈丽丽,李忠秋,刘大森,刘春龙. 2010
[16]小兴安岭山地主要野生果树分布调查. 杜汉军,张静茹,吴立仁,敬艳红,段亚东. 2011
[17]美国大豆资源利用与高油大豆合丰57的创新. 吴秀红,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刘忠堂. 2010
[18]国外大豆资源利用与小粒大豆品种创新. 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付建江,刘国民. 2009
[19]扁茎大豆材料的利用与新品种创新. 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陈德祥,刘忠堂. 2009
[20]大豆优良基因聚合品系合交9694F_5的选育及创新利用.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吴秀红.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偃麦的创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程舒唯;王惠;赵心宇;于晓宁;高岐玉;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丁佳蕊;张会新;张延明
关键词:小麦;小偃麦;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杂交
-
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GmCHS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变化分析
作者:王爽;张顺斌;王旭东;于佰双;陈井生;王惠;段玉玺
关键词:大豆;大豆胞囊线虫;查尔酮合成酶;差异表达基因;异黄酮
-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响应大豆孢囊线虫胁迫的潜在功能
作者:王惠;张顺斌;金贺;王晗;张耕华;夏诗宁;陈井生;段玉玺
关键词:大豆孢囊线虫;合胞体;木质素;细胞壁;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
-
中间偃麦草种质改良及基因组学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蒋勃;张淑欣;王惠;史玥;李紫琪;朱蕾;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李新玲;张延明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驯化;远缘杂交;基因组
-
抗胞囊线虫大豆新品种安豆162的选育
作者:王家军;李进荣;张必弦;张瑞萍;刘秀林;张睿智;魏东杰;于佰双
关键词:大豆;安豆162;抗胞囊线虫;品种选育
-
线虫胁迫下大豆肌醇加氧酶活力研究
作者:王学敏;王晗;王超;王爽;于佰双;陈井生;王惠;段玉玺
关键词:大豆;肌醇加氧酶;大豆胞囊线虫;酶活力
-
多抗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84的选育研究
作者:栾晓燕;刘鑫磊;薛永国;马岩松;王家军;张必弦;于佰双;王广金
关键词:分子标记;基因聚合;大豆品种;黑农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