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温室;温;利用;技术;防治;丽蚜小蜂;小蜂;粉虱;研究;技术研究;温室粉虱

第一完成单位: 天津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管理中心

获奖时间: 2007

摘要:   该项目是2004年由天津市科委下达,由天津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管理中心和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天津市科技攻关培育项目,合同编号为:043121811。该项目围绕开展我市优势天敌资源普查、扩繁与利用技术、低温贮藏和驯化技术、生产标准化及可控释放技术研究,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积极储备。该项目针对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需求,发展“绿色蔬菜”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蔬菜出口,具有积极进步意义。   合同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为:   1、确定我市日光温室蔬菜上温室白粉虱、烟粉虱优势天敌种类;   2、总结出主要种群的扩繁技术与方法;   3、研究并建立一整套“天敌生物防治为主,物理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规程;   4、示范面积200亩,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   5、生防效果达到85%以上。   实际完成的技术指标为:   1、课题组经对天敌资源采集和鉴定、寄生率调查和寄生行为观察,明确了我市日光温室番茄、黄瓜主要害虫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的优势天敌为丽蚜小蜂,并进行了烟粉虱与丽蚜小蜂周年发生动态研究;   2、首次开展了对天津市温室粉虱类寄生蜂资源的系统调查;   3、改进了丽蚜小蜂人工扩繁技术和方法,明确了丽蚜小蜂的最适保种温度;   4、制定了天津市地方标准《无公害农产品——设施蔬菜粉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12/T224-2005),提出了设施蔬菜粉虱类“释放天敌为主,物理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5、申报了“设施蔬菜上粉虱的防治方法”(200610130590.5)的发明专利和“一种寄生蜂及其寄主成虫的收集装置”(200620151616.X)的实用新型专利;   6、研究了12种常规农药对丽蚜小蜂卵、幼虫发育的影响;   7、综合防治技术示范1327亩,生防控害效果达85%以上;产品检测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   成果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首次对天津市温室粉虱寄生蜂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有关烟盲蝽对烟粉虱各虫态的捕食作用系国内首次报道。   2、提出的“以耐高温的烟粉虱取代温室粉虱,以栽培番茄为寄主植物,采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小批量简易繁蜂,同时在网室中定植番茄和甘蓝,保证粉虱种群,并进行丽蚜小蜂的自然保种和复壮,以实现全年繁殖的高温季节丽蚜小蜂简易繁殖与保种”系国内首次报道。   3、国内首次研究了常用杀虫剂、杀螨剂及杀菌剂对丽蚜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   直接经济效益:天敌生防应用面积为88.467公顷,每公顷以年生产蔬菜10.5万kg,出口率95%,每kg增值1元计,新增产值=88.467×2×105000×0.95×1(元);与化学平均用药4次相比,共减少农药成本和降低防治工时费15.259万元,总增收1780.176万元。   项目实施提高了我市蔬菜产业的技术水平,扩大了出口创汇,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截止目前,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超过1500万公顷,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超过200万公顷,生产发展迅速;仅我市设施播种面积为5万公顷以上,天敌生物防治技术的可应用空间巨大。此外,丽蚜小蜂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因而可以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温室中广泛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技术辐射能力强,可推广至全国主要设施蔬菜产区。   该项目目前已成功推广到西青、武清、宝坻等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88.5公顷。项目执行过程中,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影音资料的制作,同时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对天敌防治技术也进行了报道,节目播出后除京津地区外,辽宁、内蒙、山东等地区的农民也来电咨询该项技术。

  • 相关文献

[1]12%哒·异丙烟剂对温室粉虱的生物活性. 谷希树,卜文俊,胡学雄,白义川,徐维红,刘佰明. 2007

[2]瘦弱秽蝇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邹德玉,徐维红,刘晓琳,白义川,刘佰明,许静杨,胡霞,谷希树,吴惠惠. 2017

[3]常用杀虫剂对粉虱天敌-丽蚜小蜂的致死效应. 徐维红,谷希树,刘佰明,胡学雄,白义川,李洪安. 2008

[4]丽蚜小蜂和黄板诱杀防治温室白粉虱研究初报. 李洪安,王萱,李响,郭锐,张远芳. 2007

[5]不同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寄生、发育、存活和增殖的影响. 徐维红,谷希树,刘佰明,胡学雄,白义川. 2007

[6]河北乐亭越冬日光温室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李平,李波,张有为,张海朋,苗伟利. 2014

[7]黄瓜品种津优35、津优36特性及栽培措施. 张利东,李愚鹤,李加旺. 2012

[8]温室不同覆盖物的保温效果. 闻凤英,吕敬刚. 1996

[9]温室微型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初步研究. 曹静,罗智敏,胡同乐,曹克强. 2002

[10]温室与乡居别墅化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王书发,罗军国,黄义清. 2006

[11]设施蔬菜物联网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贾宝红,钱春阳,宋治文,王建春,吕雄杰,李凤菊,刘绍伟,陆文龙,李国强. 2015

[12]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及其研究方向. 贾宝红,钱春阳,宋治文艺,王建春,吕雄杰,李凤菊,刘绍伟. 2015

[13]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及其研究方向. 贾宝红,钱春阳,宋治文,王建春,吕雄杰,李凤菊,刘绍伟. 2015

[14]辣椒耐低温研究概述. 常彩涛. 2011

[15]小粒蔬菜种子丸粒化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刘惠静,王武台,张烈,孙立全,刘莉莉. 2005

[16]种衣剂的研究应用现状. 孟兆芳. 1997

[17]中国黄瓜杂交种子生产研究进展. 陈正武,王艳飞,张霞,于海生. 2005

[18]国内鲜食玉米生产及研究现状分析. 赵顺玉,郭冬生,付从贵. 2004

[19]番茄红素的特性和应用研究进展. 安建勇,白鹏勋,崔茂盛,乔家运,王文杰. 2019

[20]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王鹏文,戴俊英,魏云鹏.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