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酸性;技术;酸;进展;黄壤;低产;新进展;磷;产酸;增产技术;石膏;旱地;酸性黄壤;改良;增产;磷石膏;黄壤旱地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3
摘要: 磷石膏改良低产酸性黄壤旱地增产技术的新进展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黔中黄壤丘陵中低产田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中的第一子专题,即黔中黄壤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项目编号为:96-004-03-11,属农业科学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内容是黄壤丘陵中低产旱地的治理技术(使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5年近20个试验研究及7年示范推广,证明磷石膏改良低产酸性黄壤旱地增产新技术是一项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创新技术,它的特点有3个: (1)改土; (2)肥源增产增收; (3)改善生态环境。 该项技术深受长顺县政府及辖区5个乡镇的农民、农技人员、乡村干部的欢迎,已连续推广7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0.7万亩。增产粮油300多万公斤。消化磷酸厂的废弃物-磷石膏近万吨,从而减少露天堆积的磷石膏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贵州省有酸性黄壤旱地154.97万hm^2,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酸性旱地超过1000万hm^2。贵州省每年磷石膏的排放量达200~250万吨,我国每年磷石膏排放量超过2000万吨。若三种作物各推广应用100万hm^2,每hm^2施磷石膏1.5吨,可增产玉米7.3亿公斤,增产油菜2.8亿公斤,小麦2.6亿公斤(按最低增产值计)。消耗磷石膏150万吨,具有显著经济效益。这为磷石膏改良酸性黄壤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及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来源,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可观,是一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
- 相关文献
[1]磷石膏与沸石对酸性黄壤活性铝形态及作物营养平衡的影响. 何佳芳,肖厚军,芶久兰. 2009
[2]磷石膏改良贵州黄壤及其应用前景. 张文安,徐大地,肖厚军. 2002
[3]黄壤旱地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及其肥效. 张文安,芶久兰,李剑,肖厚军,秦松. 2008
[4]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变化特征. 罗龙皂,李渝,张文安,肖厚军,蒋太明. 2013
[5]黄壤旱地长期不同耕作与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 张文安,芶久兰,李剑,肖厚军,秦松. 2008
[6]酸性黄壤锰胁迫下油菜产量及氮磷钾锰含量的变化. 肖厚军,胡建华,赵欢,何佳芳,芶久兰,秦松. 2016
[7]贵州黄壤小白菜生长、品质、光合特性及氮素利用对新型肥料的响应. 赵欢,张萌,秦松,安江勇,王正银,肖厚军. 2016
[8]黄壤旱地豆科绿肥养分释放特征. 魏全全,张萌,陈龙,秦松,周春火,芶久兰. 2021
[9]贵州典型酸性黄壤中3种叶菜类蔬菜对Cd累积特性及低累积品种筛选. 刘桂华,胡岗,秦松,任婧,范成五. 2018
[10]蜂糖李花芽分化过程与开花特性研究. 解为玮,钟乙中,钟思玲,安星,敖艳飞,肖冬娜,罗健东,彭泽,何业华,郑乾明,宋贞富,刘朝阳. 2024
[11]磷石膏在酸性黄壤旱地上的应用. 徐大地,张文安,肖厚军,蒯劲松. 2008
[12]酸性黄壤施用磷石膏对高粱营养生长和膜保护酶的影响. 肖厚军,王正银,何佳芳,苟久兰. 2009
[13]含钙物质对草莓产量及铅含量的影响. 李剑,久兰,肖厚军,张文安. 2007
[14]磷石膏改良强酸性黄壤的效应研究. 肖厚军,王正银,何佳芳,苟久兰. 2008
[15]不同pH值黄泥土施用磷石膏试验. 肖厚军,徐大地,张文安,刘友云,严绪成,何成文,韦小平. 2001
[16]黔中地区黄泥土油菜施用磷石膏的效果. 刘友云,肖厚军,徐大地,张文安,严绪成,何成文,韦小平. 2001
[17]黄壤旱地黄泥土施用磷石膏试验研究. 徐大地,刘友云,肖厚军,张文安,严绪成,韦小平,何成文. 1999
[18]黄泥土施用磷石膏的后效试验. 肖厚军,徐大地,张文安,刘友云,严绪成,何成文,韦小平. 2001
[19]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和酸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分析. 王立娟,蔡汝翠,肖图舰,马玉华,周俊良,金超,王壮. 2020
[20]辣椒土壤中外源Cd生物可利用性风险评价. 张爱民,王永平,付文婷,邢丹.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