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超高产耐冷杂交水稻品种黔优88的选育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品种;杂交;耐冷;水;稻;选育与应用;黔;水稻品种;杂交水稻;水稻;选育;超高产;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任务来源 该科技成果项目是在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国家基金、贵州省发改委项目、省基金以及省 “九五”、“十五”、“十一五”水稻育种攻关项目基础上,重点以2003年省年度攻关为起点,整合了国家科技部、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农委等部门立项资助的7个项目,开展了贵州高原粳稻广亲和性、耐冷性资源筛选,高秆品种矮化、高产、耐冷、抗病、广适性基因聚合、杂交水稻品种选育、配套制种与栽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及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研究等。项目总计投入227.0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项目投入107.00万元,自筹资金投入120万元。 技术原理: 原理是:以超高产耐冷杂交水稻品种黔优88为载体,通过对其相关技术(资源鉴定选择、品种选配评价、高产制种、高产栽培示范与推广等技术措施)的进一步挖掘整理、集成和提炼,总结出杂交水稻品种黔优88品种选育方法及其制种栽培等配套技术,在品种选育和生产上进行应用。 性能指标: (1)黔优88的选育方法是利用聚合杂交导入贵州高原粳耐冷基因与当时全国优良品种的恢复、抗病、丰产、广适性基因,结合不同环境下穿梭胁迫选择,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抗逆性好、配合力强的水稻三系雄性不育恢复系—黔恢085,进而组配成产量高、耐寒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黔优88。 (2)研究集成了黔优88的高产制种技术,先后组织技术培训52期以上,培训技术员164人,农民5628人,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三系组合在贵州山区制种平均亩产达229.8kg。为提高经济效益、农户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 (3)研究集成了黔优88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组织技术培训10万以上人次。该品种在生产高产栽培试验示范中,创下了我省自育杂交水稻品种在贵州实际生产中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2006年10月,黔优88在贵州省遵义市进行的高产栽培试验中,经过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现场验收,亩产量达到了965kg。2008年9月在“世界高原之地”—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组织的省内外专家进行田间测产验收,黔优88实现亩产1219.3kg,创历史最高纪录。 (4)通过项目的实施,2004年以来,该品种分别在四川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我省适宜地区推广种植102.38万亩、81万亩和142.13万亩,累计示范推广面积325.54万亩。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在耐冷性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和高产制种技术研究领域,国外未见相关报道;中国处于技术领先和技术输出的地位。因此,本项目主要是与国内同类技术相比较。根据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查新中心提供的查新报告和项目成果鉴定专家结论,本项目实施年限长、难度大,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在地方稻种资源利用与品种培育,实现大面积朝高产,迈出国门应用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项目研究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域的领先水平。 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本项目的科技成果在以下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1、黔优88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具有创新性。其是利用聚合杂交导入贵州高原粳耐冷基因和当时全国优良品种的恢复、抗病、丰产、广适性基因,在不同环境下穿梭胁迫选择,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耐冷、抗病、配合力强的水稻恢复系—黔恢085,进而组配成产量高、耐冷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黔优88。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通过大量测配,利用恢复系黔恢085与珍汕97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黔优88”耐冷性强。根据贵州省水稻生产试验资料和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专门进行的耐冷性鉴定结果,认为该品种耐冷性强,在实际生产中能规避不良气候的影响,保障粮农收益。 3、黔优88高产稳产,适应性广。2006年10月,黔优88在贵州遵义进行的高产栽培试验中,经过专家现场验收,亩产量达到了965kg,创贵州省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2008年9月在“世界高原之地”—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田间测产验收,亩产达1219.3kg,领先全国水稻单产水平。同时该品种在四川省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获得认定和当地粮农认可,并进行大面积推广。2008年以来,在省内连续被列入“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主推品种,并在生产应用中屡创亩产900公斤以上超高产纪录。 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项目采用“科研所+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合作方式,把品种、亲本繁殖、杂交种子生产技术、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延伸品种的产业链,使项目区技术覆盖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技术到位率从50%提高到90%以上;项目实施期间,技术成果先后在贵州、四川、越南等区域推广应用,累计推广种植黔优88品种325.54万亩,平均亩产522.7kg,每亩新增产值85.65元,新增总产值27883.20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为1.70元/元。其中在越南推广应用81万亩,四川省102.38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 相关文献

[1]早熟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民优93的选育. 杨占烈,向关伦,甘雨,黄宗洪,潘建惠,郭惠,郝留根. 2017

[2]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成优981的选育. 彭菊,石邦志,周乐良,张上都,伍祥,蒙秀菲,陈文强,钟育海. 2018

[3]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蓉优1847. 伍祥,周乐良,蒙秀菲,彭菊,张上都,张大双. 2020

[4]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香两优贵福占的选育. 龙江辉,黄培英,王玲莉,郝留根,黄佑岗,王际凤,向关伦,张升龙,徐娅. 2023

[5]高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泸优692. 李树杏,郭慧,刘洁,郝留根,张宏伟,甘雨,杨占烈,向关伦. 2022

[6]早熟耐冷杂交籼稻新组合黔优107的选育和应用. 曹绍书,严宗卜,蒋志谦,陈锋,甘雨,葛必庆. 2006

[7]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涂丹. 2009

[8]双低高油丰产隐性核不育系NAB-2的选育. 饶勇,肖华贵,陈静,李超,杨斌. 2016

[9]贵州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应用效果.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涂丹. 2007

[10]贵州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应用效果.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涂丹. 2007

[11]优良玉米自交系QB 506的选育与应用.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吴迅,刘鹏飞. 2020

[12]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8高产制种技术. 黄培英,谢海呈,王际凤,陈文彪,孙静,施文娟,朱速松,余璐,王成招. 2016

[13]杂交水稻新组合奇优894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石邦志,陈文强,伍祥,周乐良. 2009

[14]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8高产栽培技术. 黄培英,李靖,谢海呈,王际凤,施文娟,朱速松,王成招,涂丹,张大双. 2016

[15]重穗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成优33的选育. 张习春,李佳丽,张大双,彭强,姜雪,朱速松. 2019

[16]超高产水稻品种设计与选育构想. 陈文强. 2005

[17]蝴蝶兰新品种‘红绒’. 陈之林,吴坤林,曾宋君,郑枫,段俊. 2010

[18]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黔花生4号的选育. 李正强,郭贵敏,杨顺国,徐春,胡腾文. 2008

[19]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茂优201. 向关伦,韦静仁,陈芝能,杜才富,廖昌礼. 2007

[20]高产耐阴大豆新品种黔豆10号的选育. 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谭春燕,龚丽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