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区域;综合防控;暴发;技术;防控技术;高产水稻;稻飞虱;水;综合防控技术;稻;防控;水稻;飞虱;综合;机制;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3
摘要: 稻飞虱是水稻首要害虫。江苏85%为高产单季粳稻,针对其稻飞虱的迁移增殖模式、抗药性等显著变化,及由此导致测不准、控不及等难题,亟需揭示害虫的暴发机制,创新准确监测和高效防控技术。 1.阐明高产单季粳稻上稻飞虱暴发机制。发现灰飞虱的暴发基于,1)区域最适宜的周年寄主组合;2)苏皖种群对噻嗪酮、高效氯氰菊酯普遍高抗性,对毒死蜱中等抗性;3)抗性品系耐田间高温;4)冬季大棚和自然越冬分别有利于敏感和抗性灰飞虱发生。这是抗性与敏感个体保持稳定和种群伺机暴发的重要机制。 高产单季粳稻上褐飞虱暴发机制在于,1)与同区域杂交籼稻上相比,迁入早、迁入代和2代数量显著较高;2)但3代数量增长平缓;3)北部杂交稻上大量繁殖的3代基数和4代成虫,回迁并与本地叠加,产生特有的5代若虫,数量突增。首次阐明,(1)苏皖等大面积单季粳稻是褐飞虱迁入与回迁的集中蓄积区,北部杂交稻区回迁虫源是其首要威胁,后期易突发成灾;(2)前中期褐飞虱虫量上升平缓,天敌控害效应比杂交稻区更强。 2.探明抗药性机理,创新抗性监测与治理技术。明确稻飞虱对吡虫啉等抗性及其机理,以及对吡蚜酮、环氧虫啶等新药剂抗性风险,揭示灰飞虱对关键药剂毒死蜱和噻嗪酮的抗性机制。在杀虫剂对飞虱靶标药理学研究基础上,创建新烟碱杀虫剂与靶标分子互作模型,揭示杀虫剂敏感性关键氨基酸及互作基团,促进顺式新烟碱杀虫剂创制。完成新药剂哌虫啶、环氧虫啶等试验示范,推动其创制及产业化。研发应用吡蚜酮—噻嗪酮等延缓抗性药剂。 3.创建应用水稻害虫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包含飞虱发生期、发生量监测信息互通和互动预警平台,基于江苏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网,面向基层用户。 4.创新单季粳稻田间天敌保护与增强利用技术。基于稻飞虱暴发机制,进一步发掘单季粳稻田间天敌控害作用,选择安全性高药剂,结合试验示范,集成内吸药剂浸种、前中期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噻嗪酮等高效选择性药剂、集中统一防治多病虫以减少施药次数等;开拓应用植物源杀虫剂和天敌激活剂等。 5.集成应用稻飞虱综合防控技术。在苏皖单季粳稻区,示范以准确监测为基础,结合抗病品种和机插秧,工厂化育秧和带药移栽,中期突出烤田增温降湿、有效压制白背飞虱等,精选药剂统一防治多病虫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简化为防早、防巧、治多、治小的技术规程,近三年推广7380万亩次,显著提升天敌作用,挽回稻谷193.7万吨,年减少用药1~2次,净增27.8亿元,为粮食安全和食品源头安全发挥重大作用。 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期刊24篇,SCI他引251次;获专利11件,其中发明10件,研发推广新品2项,软件著作权1件,省标2项。
- 相关文献
[1]2020年江苏省稻飞虱虫源地及暴发成因分析. 张国,朱凤,于居龙,张新凤,周晨,张建华,赵来成,姚克兵,焦杨,束兆林. 2022
[2]水和调理剂对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二次出菇影响的研究. 谈峰,张健,李敏,李玉娟,王莹,许建民. 2015
[3]高产单季粳稻区稻飞虱的暴发机制与防控技术. 方继朝,王利华,张月亮,郭慧芳,张谷丰,束兆林. 2013
[4]盐稻8号沿海滩涂种植表现及其机插高产技术. 钮红霞,巫锦森,陶雅萍,商绍朋,黄一华,陈大勇,陈兆明. 2012
[5]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对稻飞虱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张国,于居龙,束兆林,方继朝,吴进才,姚克兵. 2019
[6]爪哇虫草菌JS001浸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和防御褐飞虱的影响. 牛洪涛,张志春,赵冬晓,王娜,王利华,陈丹艳,郭慧芳. 2024
[7]九种农药对稻田蜘蛛的影响及其对飞虱的防治效果. 张俊喜,胡春林,成晓松,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顾慧玲. 2011
[8]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因子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施伟,朱国永,孙明法,王爱民,陈中兵,严国红. 2020
[9]淮安市水稻种子携带干尖线虫调查及防控技术. 王晓飞,李美霞,施保国,周长勇,王宏宝. 2023
[10]长江下游棉区棉盲蝽暴发成因与综合控制关键技术. 徐文华,陈建平,张开朗,刘标,郑央萍. 2010
[1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江苏的暴发与综合防治. 赵统敏,余文贵,杨玛丽,赵丽萍,季英华,周益军. 2008
[12]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轻简栽培技术. 衣政伟,胡中泽,徐颂伟,李天兵,杨大柳,王显. 2022
[13]江苏省直播稻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 周林杰,罗兵前. 2008
[14]江苏和山东毛木耳油疤病调查与综合防控技术. 李勇,杨峰,樊继德,赵林,李刚波. 2016
[15]小麦赤霉毒素综合防控技术初探. 张银贵,张海燕,李莲,黄奇,李爱国,史建荣. 2016
[16]稻-草-禽(渔)——水乡生态农业发展之评述. 黄开红,朱普平. 2000
[17]高产优质抗病中粳稻新品种隆粳968的选育与应用. 袁彩勇,李刚,王健,孔宪旺,罗伯祥,程保山,徐卫军. 2016
[18]大穗优质粳稻新品种泗稻16号的选育与应用. 陈春,赖上坤,王磊,陈卫军. 2019
[19]超级稻品种南粳5718高产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魏晓东,张亚东,宋雪梅,陈涛,朱镇,赵庆勇,赵凌,路凯,梁文化,赫磊,黄胜东,谢寅峰,王才林. 2022
[20]水稻优质抗病高产育种的研究与实践. 王才林,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赵凌,李余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湿直播模式下水稻种子丸化包衣处理对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于居龙;张国;张新凤;朱阿秀;张海波;王晓琳;缪康;张建华;束兆林;姚克兵
关键词:湿直播;丸化包衣;种子包衣;防治效果;产量
-
氯虫苯甲酰胺与杀虫单复配处理水稻种子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持效机理
作者:于居龙;张国;张新凤;朱阿秀;张海波;万群;程金金;张建华;姚克兵;束兆林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复配增效;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残留动态
-
水稻害虫: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李有志;方继朝
关键词:水稻害虫;监测和早期预警;发育调控;组学;虫媒病毒病;可持续防控
-
爪哇虫草菌JS001浸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和防御褐飞虱的影响
作者:牛洪涛;张志春;赵冬晓;王娜;王利华;陈丹艳;郭慧芳
关键词:爪哇虫草菌;水稻;稻飞虱;选择行为;生物防治
-
载脂蛋白在褐飞虱取食、存活和繁殖中的作用
作者:付健美;赵志畅;戴红岩;李晶;方继朝;纪锐
关键词:褐飞虱;载脂蛋白;时空表达;RNA干扰;生物测定
-
氯虫苯甲酰胺与成膜剂复合拌种对水稻防御酶活性和稻纵卷叶螟防效的影响
作者:张新凤;张国;于居龙;束兆林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成膜剂;拌种;简易活力指数;酶活性
-
硅藻土介导的截形叶螨成螨爪哇虫草菌敏感性提升和表皮特征变化
作者:赵冬晓;张志春;牛洪涛;郭慧芳
关键词:截形叶螨;爪哇虫草菌;致病力;硅藻土;表皮;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