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技术示范;新品种选育;技术;品种;栽培;示范;示范推广;抗病;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高效栽培;优质;栽培技术;高效;大豆新品种;大豆;新品种;选育;推广

第一完成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5

摘要: 本项目属于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科。项目针对江苏及周边省份大豆育种优异资源缺乏,品种抗主要病害能力不强、品质差及栽培模式单一等主要问题,联合开展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研究集成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在省内外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构建了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的新型跨区域大豆新品种及新技术产业技术体系,整体提升了本地区大豆的育种与生产水平。 1创新国内百粒重最高、抗根腐病力最强等优异资源,构建南方地区首个高蛋白和鲜食大豆核心种质库。系统收集、整理、评价本区域内6730份特色大豆资源,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方法筛选并创新出29份具有抗病(对根腐病抗性最高的鲜食春大豆周豆5号等)、优质(世界上百粒重最高的大豆资源新大粒1号等)等特性的特异种质,构建起包括132个核心样本的本地区首个高蛋白和包括86个核心样本的鲜食大豆核心种质库,为本地区大豆育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2在大豆抗病毒病和根腐病及鲜食大豆品质等相关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聚合育成抗主要病害、优质、广适等于一体的系列超级大豆新品种。国内率先利用酵母双杂、Ecotilling等技术对大豆花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构建17个大豆花叶病cDNA文库并对抗病相关蛋白PR-P3等进行功能研究,明确大豆抗根腐病遗传规律、定位抗性基因、获得遗传图谱,首次建立国内鲜食大豆百粒重、出仁率、VE含量等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体系,挖掘相关分子标记18个。选育出通过国家或省级以上审定的新品种10个,包括省内第一个抗病毒病、广适、亩产鲜荚近1吨的鲜食春大豆超级品种苏豆5号,省内出口量最大的抗病毒病鲜食夏大豆品种通豆5号,近20年来黄淮地区推广面积最大(面积超过千万亩)的高蛋白、抗根腐病的大豆品种徐豆9号等。发表相关文章149篇,其中SCI论文23篇,专著5本。 3研究集成适应省内不同大豆产区的新品种轻简生态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形成三青一瓜立体套种、麦后免耕覆秸全量还田等特色新模式,发布一年五熟等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8套,获得高效立体套种方法等授权专利2项。淮南鲜食大豆亩产950公斤(平均产量650公斤)、淮北高蛋白大豆亩产311公斤(平均产量180公斤)、一年五熟合计亩效益超万元等高产高效典型,均在产量或综合效益方面创出中国南方或本区域内该领域的最新记录。 4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省内外得到了大面积、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应用占比率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新品种在本区域累计种植近3700万亩,新增效益近40亿元,总效益超过400亿元,在江苏推广面积超过种植面积的80%以上,在邻近区域安徽、山东、河南推广面积20%以上,成为本地区的主导和首推品种。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18个,加工出口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形成了江苏嘉安、盐城中盛、连云港如意等一大批国家或省龙头企业,为江苏大豆产量稳步在国内居于前六名打下坚实基础,在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有力地抵制了国外转基因大豆等的市场冲击。

  • 相关文献

[1]优质粳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景德道,刁立平,林添资,盛生兰,胡春明,龚红兵,周义文,张继本. 2007

[2]大豆新品种通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徐建华,张秀梅,卢玉兵. 2007

[3]高产优质抗病中粳稻新品种隆粳968的选育与应用. 袁彩勇,李刚,王健,孔宪旺,罗伯祥,程保山,徐卫军. 2016

[4]优质抗病设施草莓新品种——‘宁丰’的选育. 王壮伟,袁骥,赵密珍,钱亚明,吴伟民. 2012

[5]优质抗病设施草莓新品种-宁丰. 王壮伟. 2012

[6]设施促成草莓新品种——‘紫金香玉’的选育. 赵密珍,吴伟民,王壮伟,于红梅,钱亚明,王庆莲,蔡伟建,王静. 2014

[7]优质抗病厚皮甜瓜新品种苏甜2号的选育. 刘广,羊杏平,徐锦华,朱凌丽,高长洲. 2011

[8]晚播麦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王志春. 2012

[9]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1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纪中,吴小有,张巧凤,付必胜,蔡瑾,蔡士宾. 2019

[10]优质抗病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6号的选育与应用. 林添资,周义文,钱华飞,李闯,景德道,龚红兵,余波,曾生元,刁立平,盛生兰. 2012

[11]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丰优084. 龚红兵,盛生兰,周义文,林添资,景德道,刁立平. 2006

[12]优质抗病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7号的选育与应用. 钱华飞,林添资,李闯,景德道,龚红兵,余波,周义文,曾生元,刁立平,盛生兰. 2013

[13]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粳稻不育系扬辐粳7号A的选育与应用. 周根友,夏华. 2016

[14]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粳稻不育系扬辐粳7号A的选育与应用(英文). 周根友,夏华. 2017

[15]优质抗病棉花品种泗棉686的选育比较试验. 刘晓飞,崔小平,孙宝林,王卫军. 2023

[16]优质抗病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两优108. 吕川根,邹江石. 2005

[17]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两优108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王才林,吕川根,邹江石,仲维功,赵凌,宗寿余. 2006

[18]徐稻3号大面积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 2007

[19]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稻华优广抗占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 2004

[20]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连麦12及其栽培技术. 郭明明,王康君,张广旭,谭一罗,孙中伟,李晓峰,陈凤,樊继伟.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