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我国重要沿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面源;技术;治理;地区;技术研究;综合治理技术;污染;防控;面;农业面源;农业;综合;研究与应用;研究;治理技术;综合治理;我国;面源污染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3

摘要: 本项目属于农业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针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局面,在全国大型湖库中选择影响大、与国计民生和农业生产关系密切、与现有重大水利工程相衔接的密云、官厅、三峡水库、白洋淀、南四湖、太湖、鄱阳湖、滇池等12个湖库地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内容包括:沿湖高集约农田土壤氮磷养分流失控制技术;农田养分优化技术;农药绿色替代与精准减量关键技术;沿湖农业面源污染生态阻控技术;农业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关键技术;沿湖地区污染防控型农业结构调控关键技术;沿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集成与综合控制模式研究与示范。 项目取得以下创新: 1)研发集成包含氮磷养分优化及替代、植物源杀菌剂、水田排水生态沟、坡地经济植物篱拦截、耐低温沼气化、分散式生态养殖等单项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 2)形成以集约化种植业为主的水质轻度污染湖库、以种植为主养殖并存的水质中度污染湖库、集约化养殖种植并存的水质重度污染湖库三种湖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集成技术模式,建立不同特色的沿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示范基地; 3)利用GIS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数据库,揭示了各湖库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影响因素为种养殖业污染物流失。 项目在12个湖库农区开展示范推广,建立核心示范区35个(4010 hm2),技术集成示范区55个(37,211 hm2),技术辐射292,402 hm2。核心示范区内氮磷流失量减少45%,旱地土壤硝酸盐淋失减少20%;农药投入减少40%以上;畜禽粪便利用率达85%。建成畜禽粪便处理、秸秆腐熟剂制备等中试线7条和环境友好型肥料、农药新产品生产线6条。取得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共计52项,软件著作权9项、专利28项,技术标准26项。发表论文418篇,出版著作14部。每年因减少氮肥生产(减氮)减排废水75~100吨,降低磷铵生产(减磷)废气颗粒物排放89 kg,降低排放废水的COD 613 kg,氨氮70 kg,硫酸根126吨,尾矿废渣排放518吨。

  • 相关文献

[1]梨果实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检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张嘉坤,张少军,钱训,郑振山,陈勇达,关军锋. 2018

[2]果树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李亚囡,李学华,范婧芳,王文瑾,董辉. 2021

[3]不同群体对河北省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认知. 张贯生,杨金深. 2004

[4]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研究. 张梅申,岳增良. 2010

[5]数据挖掘技术在农业信息数据资源研究上的应用. 王新栋,许皓月,高倩,蔡海燕,吕军海,李敏. 2011

[6]从产业层位和资源利用谈河北农业发展的技术方向. 杨金深,孙世刚. 1999

[7]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服务的技术创新分析. 丁冯洁,杨雅华,左永梅. 2017

[8]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及生长时期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分析. 高林森,温吉更,李亚丽,郭烨. 2020

[9]不同品种小米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崔纪菡,赵宇,刘猛,宋世佳,南春梅,刘斐,任晓利,夏雪岩,李顺国. 2017

[10]不同品种(系)和地区对小米硒含量的影响. 赵宇,崔纪菡,李顺国,夏雪岩,宋世佳,刘猛,王慧军. 2017

[11]鸭梨中冠园修剪技术研究. 刘承晏,聂惠文,刘平钧,肖玉双. 1983

[12]冬小麦混杂原因与治理技术研究. 陈秀敏,谢俊良,孙书娈,乔文臣,孟祥海. 2003

[13]河北省农田杂草研究和防治进展. 王贵启. 2009

[14]黄骅市东亚飞蝗大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刘浩升,李耀发. 2010

[15]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张国印,王丽英,孙世友,王志军. 2003

[16]猪舍臭气的产生与除臭技术进展. 王一凡,郭海勇,王旭,胡栋,王占武. 2023

[17]葡萄种植中小叶蝉虫害治理探析. 郝钢,郭建青,李建成,路子云,冉红凡,马爱红. 2022

[18]免耕夏玉米田马唐的生物学特性与治理措施. 李香菊,王贵启,段美生. 2003

[19]河北省芦笋主要病虫害种类及为害调查. 李术臣,贾海民,赵聚莹. 2009

[20]我国落叶果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技术60年研究进展. 程杰,赵鹏,李建瑛,李贞,张松斗,李建成,刘小侠.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