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番茄高效优质育种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优质育种;育种;方法;番茄;方法研究;优质;茄;研究;育种方法;高效

第一完成单位: 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获奖时间: 2007

摘要: 本项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针对影响番茄优质育种效率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改良。 (1)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 A.率先成功地筛选出对高色素基因hp1和hp2的突变位点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分子标记,获得了能够准确区分突变基因和对应的野生基因的分子标记。由于扩增出来的分子标记其实就是突变基因的一部分,所以,分子标记和目标基因之间没有交换值,可靠性非常好。 B.建立了以分子标记为核心的种质资源鉴别体系,根据分子标记的多态性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把不同类型的番茄种质资源区分开来,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C.系统研究了利用色差计测定番茄红素的科学方法。发现自由水含量对色差计的读数值影响较大,在自由水含量适中的基因型中,番茄红素含量与(a/b+a/L)的相关系数高达0.808,此时用线性回归方程能够比较准确地根据色差计的读数值估测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D.对番茄品质性状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 E.选育出50多份优异的番茄自交系和2个优良新品种,它们的抗裂果能力、耐贮存能力、抗病性等许多重要性状明显优于对照,上市时间比对照中杂9号提前7天,产量比中杂9号平均增产51%和47.5%,现正在大面积推广。 (2)应用情况 应用新的优质育种技术以后,亲本改良速度和优势组合选育效率明显提高,4年之内鉴定出40多份优质品系,培育出2个品质优、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新组合,已经累计示范推广8万多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预计今后的年覆盖面积在10万亩以上。发表的8篇论文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至少被28人次引用。

  • 相关文献

[1]花育409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 孙海波,邹美智,朱晓丽,王海艳,刘菁,任洪岩,陈秀梅,李艳萍,王景余,刘建,贾子玉. 2011

[2]优质抗白粉病网纹甜瓜新品系的选育及利用. 李秀秀,段爱民,吕敬刚,李长缨,焦定量,张艳宁,加藤正弘. 2001

[3]葡萄多倍体育种成果及影响因素概述. 温晓敏,张娜,月丫,田淑芬. 2017

[4]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天园一号". 鲁福成,齐欣,刘宇新. 2021

[5]辣椒耐低温研究概述. 常彩涛. 2011

[6]小粒蔬菜种子丸粒化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刘惠静,王武台,张烈,孙立全,刘莉莉. 2005

[7]种衣剂的研究应用现状. 孟兆芳. 1997

[8]中国黄瓜杂交种子生产研究进展. 陈正武,王艳飞,张霞,于海生. 2005

[9]国内鲜食玉米生产及研究现状分析. 赵顺玉,郭冬生,付从贵. 2004

[10]番茄红素的特性和应用研究进展. 安建勇,白鹏勋,崔茂盛,乔家运,王文杰. 2019

[11]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王鹏文,戴俊英,魏云鹏. 1999

[12]绿色木霉TR9701对蔬菜根结线虫病防治研究. WANG Yong,王勇,WANG Wan-li,王万立,LIU Chun-yan,刘春艳,HAO Yong-juan. 2009

[13]几种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的敏感性测定. 郝永娟,王万立,刘春艳,王勇. 2006

[14]花椰菜育种研究现状及进展探讨. 孙德岭. 2002

[15]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加倍技术研究进展. 王超楠,闻凤英,张斌,刘晓晖,罗智敏,赵冰,黄志银,李梅. 2011

[16]萝卜主要性状遗传研究现状. 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罗智敏,赵冰,黄志银. 2010

[17]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在青麻叶大白菜育种上的应用. 赵冰,闻凤英,王玉龙,宋连久,刘晓晖,张斌. 2004

[18]我国西瓜育种的进展. 王鸣,焦定量. 2002

[19]优质杂交芹菜新品种"津奇一号". 高国训. 2009

[20]西瓜新品种‘津秀美’的选育. 焦定量,商纪鹏,吕敬刚,高素燕,刘文明,董在成,王卫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