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7
摘要: 1、课题来源与背景 项目针对云南菜区小菜蛾种群抗药性严重的严峻现实,从解决生产问题出发,围绕我省蔬菜产业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需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省内外单位合作,在两期国家行业科研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03001)”和“十字花科小菜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201103021)”的资助下,2008-2016年历经9年,系统深入的揭示了云南主要菜区小菜蛾种群发生规律及成灾机制,阐明了小菜蛾种群抗药性发展规律及抗性机理,研发了单项防控新技术,构建了适宜云南菜区小菜蛾的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项目通过历时9年的系统深入研究,揭示了小菜蛾种群发生规律及成灾机制,阐明种群抗药性水平及抗性机理,研发创制天敌昆虫全程应用和成虫诱集杀新技术,集成优化农业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构建了创新性的小菜蛾可持续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广应用324.57万亩,示范区内小菜蛾种群抗药性总体上明显下降,集成技术田间应用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30.7-42.8%。取得创新成果。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系统揭示了云南菜区小菜蛾种群发生规律及其灾变机制,明确滇中为全年春夏秋季高峰型、滇西为季节春夏高峰型、滇西南为季节春季高峰型和滇东北菜蛾为季节春夏季高峰型;阐明温度、降雨、寄主植物和种植模式等是小菜蛾种群灾变的关键因子,并构建了基于温度、降雨等环境因子的CLIMEX&DYMEX种群模型,模型预测与种群实际发生动态整体趋势吻合度高;通过mtDNA COI分析,充分验证了小菜蛾能够远距离迁飞,并且阐释了云南菜区是我国重要的迁飞扩散虫源地。 (2)大跨度长期系统监测了云南菜区小菜蛾种群抗药性。完成制作了云南省小菜蛾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等11种常用药剂的“抗性区域分布图”,掌握了小菜蛾对常用药剂的抗性发展现状;阐明了云南小菜蛾抗药性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的抗药性机理及遗传方式。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抗性遗传没有明显的母体效应,而是受常染色体基因控制,其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中低抗性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解毒酶活性增强,高抗和极高抗性产生的主要机理则是鱼尼丁受体钝化和信号通路灵敏度下降所致; (3)小菜蛾PxPgp1基因和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40W1的过量表达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起重要作用。 3、创新研发了小菜蛾防控新技术,针对滇中、滇西南、滇西、滇东北等种群不同灾变特点,集成构建了可持续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1)创新主要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室内繁育技术及放蜂盒、田间增殖扩繁网罩及田间应用的配套技术,建立 “室内扩繁-人工释放-田间应用” 的全程技术体系,田间寄生率达40-60%。 (2)创新了成虫诱杀技术与设备,包括:可移动式高效节能诱虫装置、移动式小菜蛾成虫点击捕杀装置、一种透气型诱虫板、性诱剂、新型诱捕器,降低小菜蛾抗药性选择压力,使小菜蛾抗药性治理由单纯的幼虫治理向幼虫和成虫并重治理的重大突破。 (3)并基于种群及其抗药性系统监测结果制定了区域小菜蛾抗性治理对策,优化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及科学合理用药技术,构建了适宜滇中、滇西、滇西南和滇东北等菜区的小菜蛾可持续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示范区内小菜蛾种群抗药性总体上明显下降,田间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30.7-42.8%。 4、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8年以来,在临沧、通海、弥渡、昭通、陆良22个县(区)建立示范样板270个,累计技术培训468次,培训人员达53059人次,发放简报、宣传材料90273份,制作《防治技术手册》、《抗药性治理对策》各2000册,技术辐射全省主要蔬菜产区。累计推广应用559.72万亩,并带动全省其它18县(区、市)蔬菜产区的应用示范。2014-2016年全省推广应用324.57万亩,直接经济效益8.02亿元。项目获授权专利7 项,发表研究论文29篇。 经历时9年研发与推广应用,我们认为,今后防控小菜蛾的过程中,还应深化和重视以下问题: (1)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优化,才能更好的持续发挥技术集成的作用与防控效果。 (2)种群的发生消长,除受多种因子影响外,种植制度、作物类型和品种变化也能改变种群发生格局与程度。因此,坚持田间种群的长期系统监测就显得十分重要,才能为优化和完善预测预报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3)小菜蛾抗药性监测需要长期化和制度化,只有坚持长期开展抗药性监测,才能指导合理轮换用药,延缓小菜蛾抗药性的快速发展。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黄曲条跳甲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作者:肖勇;吴雨洪;靖湘峰;张杰;李振宇
关键词:黄曲条跳甲;十字花科;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
广东草地贪夜蛾不同田间种群对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作者:肖汉祥;袁龙宇;高艳;张振飞;李振宇;李燕芳
关键词:广东;草地贪夜蛾;杀虫剂;抗药性
-
小菜蛾种群杂交对后代生长发育和解毒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尹飞;葛天成;肖勇;彭争科;李振宇
关键词:小菜蛾;种群杂交;杀虫剂;抗药性;代谢酶
-
MBF2转录调控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代谢氯虫苯甲酰胺的功能
作者:葛天成;尹飞;胡琼波;彭争科;李振宇
关键词:小菜蛾;转录调控;谷胱甘肽S-转移酶;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MBF2
-
四种P450基因调控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
作者:尹飞;肖勇;彭争科;李振宇
关键词:小菜蛾;P450基因;氯虫苯甲酰胺;RNA干扰;协同调控;代谢解毒
-
植保无人机喷施氯虫苯甲酰胺在玉米冠层中沉积分布及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潇楠;王思威;雷春媚;刘艳萍;常虹;肖勇;李振宇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植保无人机;氯虫苯甲酰胺;雾滴沉积分布;防治效果
-
不同药剂处理玉米种子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
作者:钟建;赵声莲;赵雪晴;李向永;吴嫦娟;刘莹;尹艳琼
关键词:种子丸粒化包衣;种子处理;玉米;草地贪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