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农系列小麦抗病种质的创制和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抗病种质;创制;种质;抗病;小麦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大学

获奖时间: 2012

摘要: 贵州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张庆勤教授等利用小麦近缘种属进行远缘杂交和远缘复合杂交,采用一年两代选择方法和技术,从小麦野生种中引进新的抗病基因,成功创制出贵农11、贵农19、贵农21、贵农22和贵农25等系列抗条锈病,兼抗白粉病的抗源新种质,丰富了小麦的抗病种质资源,被育种单位广泛利用,成效显著,具有原创性、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贵农系列小麦抗病种质于90年代初陆续向全国育种单位释放,先后使用达20多年,抗条锈性稳定持久,至今仍然保持了对条锈病的良好抗性,对控制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证实,贵农21和贵农22是普通小麦-簇毛麦的6A(6V)异代换系。通过生物学手段分析,证实贵农21、贵农22和贵农775携带有抗条锈病的新基因YrGn21、YrGn22和YrG775。 贵农系列小麦抗病种质在国内广泛利用,促进了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四川、贵州、湖北、河南、甘肃、北京等省市15个科研单位的小麦育种工作者利用贵农11、贵农19、贵农21和贵农22等系列抗病种质作亲本,先后育成通过审定的小麦新品种40个,其中5个品通过国家审定,成为国家级推广品种,并有一大批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而且有16个品种申报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6个品种获得品种权保护证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秋播,利用贵农系列小麦抗病种质作亲本育成的品种,在生产上累计推广面积达到5626.7万亩,平均每亩增产小麦25.8公斤,累计增产小麦180.0万吨,实现新增产值28.8亿元人民币。由于抗病性突出,农户每亩节约农药和人工成本10元,节支总额5.53亿元。合计增收节支总额34.4亿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贵农系列小麦抗病种质具有原创性、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20多年来不仅对控制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在我国小麦抗病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保证我国小麦产量的持续稳定和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相关文献

[1]转EuCHIT1基因提高小麦对条锈病的抗性. 丁延庆,董旋,赵德刚. 2017

[2]干旱胁迫对百脉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赵丽丽,王普昶,陈超,刘洪来,马林. 2014

[3]朝天椒优良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凃祥敏,王庆忠. 2017

[4]辣椒光合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关联性. 张爱民,邢丹,付文婷,韩世玉,蓬桂华. 2015

[5]贵州地方辣椒优异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凃祥敏,王庆忠,刘崇政,杨红,赖卫. 2015

[6]玉米Tuxpeno和Suwan种质的改良研究. 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邬成. 2010

[7]扁穗雀麦种质资源形态和农艺性状变异的初步分析. 马啸,周朝杰,张成林,孙铭,郭志慧,王小利,张建波. 2015

[8]玉米Tuxpeno和Suwan种质改良系农艺性状的分析. 邬成,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李娟. 2010

[9]美国先锋玉米种质在西南地区的利用途径探讨.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邬成,李娟. 2011

[10]基于SSR标记的贵州薏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郭银萍,彭忠华,赵致,陈志兴,高翔,刘胜传,谢云. 2012

[11]玉米Iodent种质在Suwan材料改良利用中的有效性分析. 郭向阳,赵强,吴迅,王安贵,刘鹏飞,祝云芳,陈泽辉. 2020

[12]贵州艾纳香种质变异结构的观察及初选. 何元农,丁映,冼福荣,潘俊锋,邹纯礼. 2005

[13]花生种质耐低温性研究进展. 成良强,饶庆琳,吕建伟,胡廷会,黄莉,姜敏,王金花,刘念,王军,姜慧芳. 2021

[14]国外玉米种质P78599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初探. 高翔,王进,彭忠华,曹绍书,沈建华,祝云芳,陈泽辉. 2004

[15]33份簇生辣椒种质机械采收指标综合评价. 何建文,吴迪,付文婷,黄冬福,范高领,詹永发,吴康云. 2021

[16]马铃薯种质的试管苗复壮研究. 黄萍,马朝宏,颜谦. 2012

[17]黔南山区苏子种质资源研究. 张太平. 1997

[18]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成优981的选育. 彭菊,石邦志,周乐良,张上都,伍祥,蒙秀菲,陈文强,钟育海. 2018

[19]辣椒新品种'红辣8号'的选育. 白立伟,朱文超,廖芳芳,苏丹,高刚,胡明文. 2024

[20]不同播期对黔麦18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天青,王伟,隋建枢,邵明波,杨康林,何庆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