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技术;关键技术;平原;创新与应用;丰产;小麦玉米;小麦;高效;关键;丰产高效;玉米;海河;创新;海河平原;海;两熟;技术创新
第一完成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本项目属农业科学技术领域。 一、主要创新及技术经济指标 海河平原又称河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夏玉米重要产区,与相同熟制的黄淮平原相比,光热资源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匮乏,实现小麦亩产600kg、玉米700kg的技术难度很大。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大面积丰产高效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是持续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为此,组织11个单位200余名科技人员,在海河平原不同生态类型区开展了历时11年的研究,取得以下创新: 1.首次探明了海河平原高产小麦冬前积温和行距配置的光、温利用效应,揭示了高产玉米生育期调配的光、温利用规律,提出了小麦“减温、匀株”和玉米“抢时、延收”的光、温高效利用途径,资源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小麦和玉米光、温生产效率分别达0.336g/MJ、0.331kg/亩/℃和0.865g/MJ、0.306kg/亩/℃,较黄淮平原提高10.9%、12.6%和31.6%、6.3%。 2.首次探明了海河平原高产小麦玉米农田耗水特征,明确了节水灌溉技术原理,建立了麦田墒情监测指标,创新了小麦玉米两熟“减灌降耗提效”水分高效利用综合技术。小麦减灌1-2次,亩节水50m3以上,平均水分生产效率达1.95kg/m3,较黄淮平原提高14.0%。 3.首次揭示了海河平原高产小麦玉米养分效应和需求规律,明确了肥料运筹技术原理,提出了“氮磷壮株、钾肥控倒、微肥防衰”的施肥策略,创建了“调氮、稳磷、增钾、配微”的丰产高效施肥技术,肥料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小麦氮磷钾肥经济产量效率分别提高了10.1%、3.2%、32.3%,玉米提高了12.3%、5.9%、4.3%。 4.自主研制了新型小麦玉米播种机和关键部件,突破了种肥底肥双层同施、小麦匀播和高产麦田大量秸秆还田后玉米精播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关键农艺创新技术的农机配套。出苗率提高17.3%,播种均匀性较国家标准提高40.0%,粒距合格指数提高24.8%,漏播指数降低49.0%。 5.首次探明了海河平原高产小麦、玉米群体调控指标,创建了小麦“缩行匀株控水调肥”、玉米“配肥强源、增密扩库、延时促流”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了3套不同类型区丰产高效技术体系(地方标准),连创海河平原小麦、玉米及两熟大面积超高产纪录。近6年41点次实现小麦亩产600kg、玉米700kg以上超高产,保持小麦亩产658.6kg、玉米767.0kg、同一地块(100亩)两熟1413.2kg的高产纪录,分别高出国家“十一五”攻关指标58.6、67.0和113.2kg。 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和应用推广情况 光温资源高效利用、节水节肥、农艺农机配套和丰产高效理论与技术的创新,显著促进了作物栽培科学发展和粮食生产科技进步,支撑了河北小麦、玉米单产大幅度提升,总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2008-2010年,在冀、鲁、豫、津应用7261万亩,增产469.1万吨,增加经济效益63.1亿元,年节水8亿-10亿m3。培养研究生102名,在SCI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49篇。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农业部丰收一等奖1项。
- 相关文献
[1]小麦-西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的优势分析及优化建议. 李宝深,黄成东,刘全清. 2010
[2]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服务的技术创新分析. 丁冯洁,杨雅华,左永梅. 2017
[3]小麦杂交种衡杂102丰产性节水性鉴定及分析. 李慧敏,赵明辉,张玉兰,袁邵华,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2
[4]不同种植方式对紫花苜蓿生产性状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李源,游永亮,武瑞鑫,刘贵波,赵海明. 2019
[5]不同水分管理下全田土下微膜覆盖的冬小麦耗水特性. 李梦哲,张维宏,张永升,党红凯,王磊,何立谦,李科江,李雁鸣,杜雄. 2013
[6]太行山前平原区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刘晓敏,王慧军,李运朝. 2010
[7]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北省黑龙港区吴桥市为例. 刘晓敏,王慧军,李运朝. 2010
[8]太行山前平原区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评价. 刘晓敏,张喜英,王慧军. 2011
[9]黑龙港区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评价及推广建议. 刘晓敏,夏来坤,王慧军. 2011
[10]平原区设施蔬菜利用降水生产模式研究. 范凤翠,李志宏,刘素英,贾建明,高林森,王桂荣. 2005
[11]河北省平原缺水区农作物布局调整研究. 侯亮,刘素英,王淑芬. 2012
[12]河北平原土壤质量的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 茹淑华,张宝悦,孙世友,王丽英,王凌,耿暖,张国印. 2005
[13]卡那霉素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关键技术研究. 张艳敏,杨帆,温之雨,赵和,王海波. 2006
[14]小麦立体匀播技术. 赵广才,郝德有,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 2015
[15]新耕作制度下小麦玉米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动态及防控对策. 董志平,郝延堂,柴同海,邵立峡,李润需,姜京宇,宋银芳,董立,马继芳,甘耀进,许佑辉,李智慧. 2009
[16]河北省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节水技术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晓敏,王慧军. 2015
[17]河北省小麦 玉米生产发展出路问题的探讨. 李博文,李雁鸣,赵占军. 2002
[18]河北省黑龙港中低平原地区小麦-玉米种植户节水意愿分析. 张新仕,李敏,王亚楠,王晓夕,符家成,蒲娜娜,王桂荣. 2020
[19]不同种植制度与土下微膜覆盖的小麦玉米水分利用效果. 杜雄,张永升,王磊,张立峰,崔彦宏,党红凯,李科江. 2018
[20]棉-粮-绿肥宽带轮作种植技术. 赵贵元,王燕,董明,郝曙光,顾春,刘建光,耿昭,张寒霜,王永强,祁虹.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猪粪和羊粪对盐碱障碍粮田冬小麦生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天英;李义红;黄朋娟;张月辰;董伟欣;郭丽
关键词:有机肥;盐碱障碍粮田;冬小麦;生理特性;产量
-
褪黑素通过H2O2调控盐胁迫下小豆Na+/K+平衡机制
作者:王彪;宋世佳;李东晓;董伟欣;张月辰
关键词:小豆;褪黑素;盐胁迫;Na+/K+平衡
-
大丽轮枝菌与陆地棉互作过程中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作者:李社增;牛露欣;李博超;陈秀叶;刘畅;鹿秀云;郭庆港;马平;马峙英
关键词:棉花代谢产物;大丽轮枝菌;互作;黄萎病
-
UPLC-ESI-MS分析中棉花次生代谢物标准品推定和加合物形成
作者:李社增;牛露欣;李博超;陈秀叶;马平;马峙英
关键词:棉花次生代谢产物;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质谱鉴定;加合物
-
河北省小麦种质穗发芽抗性鉴定
作者:张颖君;李洪波;孙丽静;胡梦芸;王培楠;李倩影;吕亮杰;张月辰;李辉
关键词:冬小麦;穗发芽;抗穗发芽;抗性鉴定;品种评价;河北省
-
不同种植制度与土下微膜覆盖的小麦玉米水分利用效果
作者:杜雄;张永升;王磊;张立峰;崔彦宏;党红凯;李科江
关键词:小麦;玉米;种植制度;土下微膜覆盖;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不同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与三唑酮的交互抗性
作者:毕秋艳;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赵建江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菌;三唑酮;敏感基线;交互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