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黔甘1、2、3号甘蓝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品种;甘;甘蓝;选育;新品种;黔;推广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7

摘要: 通过项目实施,收集、纯化50多个甘蓝品种或材料,经多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育成了17个自交系,育成a2~13~32、g47~4~3~7~2、E4~2~45~1、g47~4~3~7、3901和6405六个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在此基础上,先后选育了强冬性或早熟、丰产的黔甘1号、黔甘2号、黔甘3号3个甘蓝新品种。综合试验结果显示,黔甘1号成熟期比对照“京丰1号”(下同)早熟3.3天,未熟抽薹率降低51.6﹪,增产11.0﹪,含糖量3.82﹪ 超过对照(3.33﹪),为优质甘蓝品种;黔甘2号成熟期比对照平均早熟3天,未熟抽薹率降低62.6﹪,增产5.4﹪,含糖量3.66﹪,为强冬性春甘蓝品种;黔甘3号成熟期比对照早熟6.5天,未熟抽薹率降低52.3﹪,增产12.3﹪,含糖量3.68﹪,为早熟丰产品种。分别于1999年和2006年通过贵州省审定,有效地解决了贵州春甘蓝因先期抽薹造成减产的重大技术难题,填补了省内空白。同时,该项目组首次在云南丽江开展了甘蓝夏繁加代试验,总结出了配套加代繁殖技术;并采用花期喷施5﹪浓度盐+0.3﹪硼溶液的方法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用根外喷施(KH2PO4+Be+Mu+Zn)的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杂交种和亲本种子的产量。通过密度、施氮量等配套技术试验研究,明确了黔甘3号的最佳施氮量(18kg/667m^2),黔甘2号的最佳种植密度(3300株/667m^2),比较系统地总结出了优质、高产、繁(制)种技术及配套栽培技术和措施,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 在省内大方、兴义、铜仁、水城、榕江、镇宁、贵阳、独山等16个县(市)及重庆、广西、湖北、安徽等省进行多点试验。截止2007年4月,黔甘1号、黔甘2号、黔甘3号累计示范推广35234亩,创产值4228.1万元,增收338.2万元,直接惠及农户二万余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组成员晋升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名,间接培养硕士2名;举办培训班(会)30次,散发各种技术资料2750份,培训农技人员2000余人(次);撰写科研论文16篇,其中,已在《园艺学报》、《西南农业学报》、《中国蔬菜》等刊物发表13篇。 黔甘1、2、3号甘蓝肉质细嫩、甜脆、口感好、品质优、营养丰富、食法多样。鲜销不畅时还可加工成脱水蔬菜、腌渍菜、蔬菜汁饮料等进行销售。甘蓝是投入少、产出高、供应期长、商品率较高、市场需求量大、前景较好的蔬菜作物。随着沿海省份蔬菜出口量的增加,也将给贵州蔬菜让出部分市场。同时,在贵州示范推广黔甘1、2、3号甘蓝新品种,还具有冬性强不易先期抽苔,优质、丰产、中早熟、适应性强的品种优势;有大范围、大规模生产绿色无公害甘蓝的环境优势;有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气候优势;具有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等。总之,黔甘1、2、3号甘蓝是投入少、产出较高、供应期长、加工种类多、产业链长、商品率较高、市场容量大、前景较好的蔬菜作物。

  • 相关文献

[1]黔甘3号甘蓝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吴康云,孟平红,郭惊涛,罗克明,邓英,励启腾. 2007

[2]薏苡新品种粱丰薏2号选育研究. 张国兵,周棱波,汪灿,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3]甘蔗新品种黔糖5号的种性分析. 雷石富,雷朝云,谢惠珏. 2013

[4]线椒新品种黔椒7号的选育. 李正丽,杨新成,胡明文,朱文超. 2012

[5]大豆新品种黔豆8号的选育. 陈佳琴,朱星陶,黄建斌,杨春杰,谭春燕. 2012

[6]小麦新品种黔麦15的选育. 何庆才,龙增栋,廖玉梅,王学丽. 2002

[7]粮菜兼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7号的选育. 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黄建斌,谭春燕. 2011

[8]辣椒新品种黔辣4号的选育. 杨红,姜虹,詹永发,涂祥敏,余文中,赖卫,刘崇政. 2011

[9]叶用芥菜新品种“黔青2号”的选育. 郭惊涛,吴康云,邓英,孟平红,龙云春,吴秀刚,袁学华. 2012

[10]茄子新品种黔茄3号的选育. 李桂莲,王尔学,李猛,魏祥云,文林宏. 2006

[11]高产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9号的选育. 李大雄. 2009

[12]叶用芥菜新品种黔青1号的选育. 吴康云,郭惊涛,邓英,孟平红,袁学华,蔡炎. 2011

[13]草坪草新品种贵州匍匐翦股颖的选育. 谢彩云,范国华,尚以顺,莫志萍. 2009

[14]甘蓝新品种黔甘3号的选育. 吴康云,孟平红,郭惊涛,罗克明,邓英,励启腾. 2007

[15]广适丰产型杂交玉米新品种黔玉5号的选育. 高翔,张洪书,陶廷英,王进,陈泽辉,王竹,祝云芳,姜萍. 2011

[16]观赏草新品种剑江沿阶草的选育. 谢彩云,范国华,吴佳海,莫志萍. 2013

[17]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三号的选育. 覃兰英,黄建斌,陈佳琴,冉亚明. 2006

[18]夏秋甘蓝新品种黔甘6号的选育. 吴康云,郭惊涛,邓英,孟平红,龙云春. 2011

[19]甘蓝型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85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陈芝能,曾章丽,张瑞茂,曾章容,李敏,张敏琴,陈大伦. 2021

[20]优质高含油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2号的选育. 唐容,黄莎,代文东,王璐璐,张超,黄泽素.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