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13号的选育与推广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甘;品种;食用;优质;甘薯;甘薯新品种;选育;新品种;推广

第一完成单位: 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苏薯13号是南京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甘薯新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定名。苏薯13号定名前,作为高代优良品系,已在南京郊县、句容、江阴等地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取得了良好效果。苏薯13号薯皮红色,薯肉桔红色,口感细腻无纤维,略甜,风味较好,薯形呈纺锤形或长纺锤形,结薯整齐集中,苏薯13号结薯数较多,平均单株结薯4~8个,为一般品种1.5倍,薯皮光洁,薯块圆整,薯块大小适中,平均薯块重量为150~200克左右,属于中等大小形薯块,较适合家庭微波炉烘烤及电饭锅蒸煮。在生产上,苏薯13号适应性强:无论贫瘠或肥沃地均适宜种植,春、夏薯均宜,对土壤类型选择不严,被广泛用于产业化栽培。在大面积生产上可用于家畜、家禽及螃蟹类特种养殖业的青饲料及食用消费;苏薯13号在食品加工上也应用广泛,除用作薯条加工外,同样适合煮熟(或粉碎)后添加少量米粉、制作糕点。

  • 相关文献

[1]优质多抗菜观两用甘薯新品种‘徐菜观薯1号’. 戴习彬,周志林,赵冬兰,张安,袁蕊,赵凌霄,肖世卓,唐君,陆国权,曹清河. 2024

[2]优质粳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景德道,刁立平,林添资,盛生兰,胡春明,龚红兵,周义文,张继本. 2007

[3]优质高产旱稻徐旱1号的选育及应用.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08

[4]甘薯新品种苏薯27的选育及轻简化种植技术. 程润东,王勇,曾燕楠,张礼浩,王庆南. 2016

[5]甘薯新品种苏薯19号的选育及应用. 程润东,佘义斌,周影,曾燕楠,王庆南. 2014

[6]甘薯新品种苏薯1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赵荷娟,程润东,唐玉宝,张海军,王庆南,张礼浩,佘义斌. 2007

[7]高淀粉甘薯品种徐薯2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李强,马代夫,李秀英,李洪民,谢逸萍,王欣,曹清河,唐忠厚,后猛,张允刚,唐维,刘亚菊,闫会. 2015

[8]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徐薯24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谢逸萍,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李强,王欣. 2008

[9]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6的选育及主要生产技术.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郭小丁,谢一芝. 2017

[10]甘薯新品种苏薯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2

[11]甘薯新品种苏薯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 2011

[12]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3的选育及应用分析. 马佩勇,贾赵东,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2015

[13]甘薯新品种苏渝76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谢一芝,吴纪中,戴起伟,张黎玉,邱瑞镰,张启堂,付玉凡. 2002

[14]甘薯新品种苏薯2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4

[15]甘薯新品种苏薯1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尹晴红. 2009

[16]甘薯新品种苏薯11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尹晴红,贾赵东. 2007

[17]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3

[18]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渝苏8号’的选育研究. 傅玉凡,谢一芝,杨春贤,曾令江,廖志华,张启堂. 2016

[19]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皖苏178的选育和主要品质性状. 夏家平,谢一芝,韩杨,刘小平. 2013

[20]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1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2

作者其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