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技术发明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育种技术;倍体;蔬菜;育种;单倍体;技术;菜单;单倍体育种;研究与应用;体育;研究;技术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一)研究并改进了蔬菜单倍体培养技术: 1、研究并建立了萝卜单倍体培养技术体系,筛选出了高效的萝卜花药培养与游离小孢子培养基配方及操作流程,大幅度刷新萝卜单花药培养的出胚率和出胚量世界记录,使最高单花药出胚量达到830个,一个培养季节出胚量达到4800个,大批量再生成苗,经田间移栽、单株隔离授粉,获得萝卜双单倍体纯系。该技术体系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39116.5。 2、通过调整培养基配方和操作工艺流程,使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培养单蕾出胚率大幅度提高,获得了大量的小孢子胚,发明了红菜薹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该技术体系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60610.7。 3、改进了白菜单倍体培养技术体系,筛选出了高效的白菜花药培养与游离小孢子培养基配方及操作流程,大批量诱导出白菜双胚状体再生成苗,该技术体系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60611.1。 4、确定了进行甜瓜胚胎抢救的外植体最佳取材季节和环境条件;筛选出了富康M688甜瓜的最佳辐射剂量为750Gy;富康M688甜瓜品种幼胚在MS+0.2mg/L6-BA的培养基上进行胚拯救更容易发育成胚状体和再生成植株;甜瓜品种富康M688胚拯救时间以授粉后9~12d左右的可挽救胚数量较高。 (二)构建了主要蔬菜的双单倍体纯系种质资源库: 1、利用单倍体培养技术培育了萝卜双单倍体纯系1300余份,经田间性状比较,从中筛选出优良纯系480份,建立了国内外最大的萝卜双单倍体纯系种质资源库;对部分纯系进行雄性不育保持力测定,获得对不育性有保持能力的纯系63份,转育定型双单倍体雄性不育系16个。 2、用单倍体培养技术培育出红菜薹双单倍体新型自交系950份,从中选出抽薹数多的15份、抽薹速度快的7份、薹味甜的19份、早抽薹的21份、晚抽薹的8份,组成由69份新型自交系组成的红菜薹双单倍体种质资源库。 3、获得大白菜双单倍体纯系1500余份,经田间性状比较,从中筛选出优良纯系352份构成大白菜双单倍体种质资源库;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构建出含有40份双单倍体纯系小白菜种质资源库。 (三)用双单倍体纯系选育出3个蔬菜新品种: 1、选育出2个萝卜优良新品种:用性状优良的萝卜双单倍体纯系进行配组选择,获得一批优良双单倍体组合,选育并审定了2个优良的萝卜新品种:雪单1号、雪单2号。 2、选育出1个红菜薹优良新品种:利用红菜薹双单倍体纯系配制杂交组合选育出新品种“紫婷二号”,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 应用前景: 在品种选育过程中,田间表现型优良的单株大多数杂合程度高,而大多数纯合程度高的单株田间表现型较差,这样纯合程度高的植株反而容易被淘汰,导致难以获得最优组合型的纯系品种;同时由于十字花科蔬菜杂交后代的自交衰退现象严重,使其育成纯系品种的过程漫长,育种工作效率较低。十字花科蔬菜为常异花授粉植物,其植株异交率很高,导致亲本很容易退化,通过单倍体培养技术对亲本提纯复壮比常规手段要缩短2~3年时间。另外,应用单倍体培养技术可获得生长势强、品质好、抗病、抗逆等性状优良的双单倍体新纯系,是优良的特异种质资源,并可由此创制双单倍体新纯系种质资源库。 利用单倍体培养育种技术可提高引进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自1999年开展国外优异资源引进工作以来,已累计引进以蔬菜瓜果为主的园艺作物新品种及资源2057份,因其中大部分是F1代杂种和不纯种质不能直接运用到育种实践中,如果用常规技术需将其进行6~8代耗时3~4年(1年2代)的自交纯化才能运用到育种实践中,而利用单倍体技术能将获得纯系的时间缩短3~4代,提高引进资源的纯化效率。应用前景广阔。 开展甜瓜的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能避免自交纯化过程中杂合体的产生、缩短育种年限,实现杂种后代的快速纯和,加快甜瓜育种的进程,能更多更快更好地创造出新的甜瓜种质资源,开辟创造新种质资源的新途径。 我国甜瓜种质资源丰富,但是由于长期的定向遗传改良及生产用种的杂种化,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资源日益狭窄。若是我们采用辐射花粉技术提高甜瓜单倍体诱导率并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就可使甜瓜育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极大推动商品化进程。而单倍体育种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结合,可构建甜瓜DH分离群体,促进甜瓜基因组学研究。 对优良的双单倍体纯系我们将进一步选配优良组合,选育优良蔬菜品种应用到生产中去,对于育成已审定的品种将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比如通过办示范现场会、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措施继续加大其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竹节参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向极钎,杨永康,覃大吉,曾凡忠,廖朝林,由金文,唐春梓. 2005
[2]设施栽培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顾玉成,吴金平. 2011
[3]发挥工程中心优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王长清,熊远著,邓昌彦,梅书棋. 2002
[4]我国梨育种技术及其发展. 杨立,秦仲麒,伍涛,李先明,涂俊凡,杨夫臣,朱红艳. 2019
[5]甜瓜胚抢救最佳时间的确定. 孙玉宏,梅时勇,彭金光,张利红,李煜华,曾红霞. 2006
[6]水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查中萍,郭英,殷得所,王红波,胡建林,郑兴飞,董华林,薛莲,胡鹏,罗肖陨,徐得泽. 2023
[7]早熟红菜薹新品种鄂红四号的选育. 聂启军,邱正明,邓晓辉,朱凤娟,汪红胜. 2011
[8]通过雌核发育获得葫芦科蔬菜作物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郭凤领,戴照义,李金泉,汪红胜. 2008
[9]辐射花粉授粉诱导甜瓜单倍体试验. 孙玉宏,梅时勇,彭金光,张利红,聂启军,曾红霞,杜念华. 2006
[10]基于AHP法的湖北省农业科技需求研究. 杨文静,张兴中,刘骏. 2013
[11]沉淀档案文化 提升管理水平. 范昕. 2018
[12]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的研究. 樊铭勇. 2012
[13]提高五峰毛尖茶品质的研究. 李传忠,龚自明,姚其春. 2000
[14]紫花苜蓿在湖北省的适应性研究. 刘洋,郭安国,熊军波,危浩,郑岑,田宏. 2015
[15]从第17届国际土壤科学大会看土壤科学研究的进展及趋向. 胡学玉. 2002
[16]鄂薯5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杨新笋,周开平,唐小斌,黄钺,董华林. 2005
[17]湖北白猪优质系杂交选育研究. 彭先文,孙华,梅书棋,李良华,宋忠旭,武华玉. 2010
[18]瑶山醇叶香茗加工工艺试验研究. 李传忠,余朝珍,李良,韦荣宣. 2002
[19]我国桑树保护学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胡兴明,叶伟彬,叶楚华. 2004
[20]“水仙玉茗王”加工工艺研究. 李传忠,向常均,谭丛珍,来祖庆,蔡鸿林.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加工专用型细香葱新品种鄂香葱1号
作者:郭凤领;齐传东;吴金平;周洁;易礼美;周强
关键词:
-
辣椒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李宁;尹延旭;王畅;王飞;姚明华;范书云
关键词:辣椒;SUTs家族;生物信息分析
-
魔芋优质轻简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作者:周洁;万松彤;扬丹旭;李鹏程;王华;齐传东;郭凤领;吴金平
关键词:魔芋;覆膜;轻简化;实用技术
-
智慧农业及其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徐凯;徐兰婷;张怡文;王小迪;詹晓慧;元贤良;姚明华;王飞
关键词:智慧农业;设施蔬菜;物联网技术;智能温室
-
鱼腥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鉴定评价
作者:谭澍;徐小燕;胡淼;韩玉萍;邵明珠;郭凤领;吴金平;周洁;吴方华
关键词:鱼腥草;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俊;黄咏明;汪梦莹;黄立清;姚明华;刘友梅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企业培育;人才队伍建设
-
生姜病虫害发生变化及绿色防控策略
作者:周洁;蔡小东;齐传东;郭凤领;刘德麒;田野;吴金平
关键词:生姜;病害;虫害;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