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农业试验区播种机械的研究与发展
《农业机械学报 》 199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农业试验区播种机械的研究与发展佟超进行农业科学试验,如作物的新品种选育、良种繁殖、栽培试验及土壤肥料试验等,往往要设置大量的试验小区。不同的试验研究,小区区长、区间间隔道、小区内播种要求也各不相同。根据小区试验的特定农艺要求,研究适于小区的播种机...


甜菜渣制取沼气和沼渣栽培平菇效果的研究
《太阳能学报 》 1990 EI CSCD
摘要:采用5米~3下流式生物膜床厌氧消化罐,利用甜菜渣制取沼气,并将排出的沼渣栽培平菇。结果表明,最高产气率为2.1m~3/m~3·d,平均产气率为1.2m~3/m~3·d。沼渣培养平菇的产量分别比锯末和废棉籽增产9.3—32.7%。


Co~(60)γ射线照射春小麦种子的增产效应
《原子能科学技术 》 1965 EI
摘要: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农作物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提高农产品的收获量和改善品质质。本试验目的是利用低剂量Co~(60)γ射线照射春小麦风干种子,研究其刺激生长发育、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


玉米果穗发育与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
《原子能科学技术 》 1963 EI
摘要:前言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果穗退化和不能形成果穗的玉米植株,占10%左右,严重者可高达30%。这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玉米产量的提高。过去研究得出,玉米果穗发育不良是因种植过密、营养不足、雨水失调、病虫为害等造成的。但对其植株内在变化过程还了解的很不够。韩雅珊、许启凤(1959年)用P~(32)研究指出,在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C~(14)研究大豆叶片同化产物的转化
《原子能科学技术 》 1963 EI
摘要: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利用放射性C~(14)对大豆叶片同化产物的转化代谢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尼耳逊(Nelson,1957)研究指出:在大豆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蔗糖是同化作用初产物的主要类型。赛恩(Thaine,1959)的工作表明:同化作用后至20小时,在标记CC~(14)O_2的大豆叶片中,可移动态的示踪化合物(单糖类)减少,而不溶性的淀粉仍保持很高的放射性。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C~(14)研究大豆叶片同化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原子能科学技术 》 1963 EI
摘要:一、前言大豆的光合作用是构成其产量的基础。因此,了解并掌握大豆光合作用的特性,不仅在理论上有其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以为增产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各国科学工作者对此曾进行了许多研究。近年来示踪原子法的应用又使这项工作深入一步。别利可夫(И.Ф.Беликов)自1955年以来先后多次发表了他的工作结果。指出:植株不同层次叶片的光合强度有差异,


Co~(60)γ射线对春小麦增产和引变效应的研究初报
《原子能科学技术 》 1963 EI
摘要:电离辐射对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作用,以及引起作物发生遗传变异的效应,是农业上利用辐射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选育优良品种的重要途径。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证明:低剂量辐射对作物有刺激生长、促进发育、提高产量的作用;而高剂量辐射能促使作物发生变异。变异类型中许多是有价值的,可以作为选育新品种的材料。本试验利用放射性Co_(60)γ射线照射春小麦种子,刺激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从中找出有效的剂量范围,并探索辐射引变的效应和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