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研究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高稳系数法和常规分析方法对1998~2000年贵州省八倍体小黑麦区域试验的7个参试新品种(系)在贵州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农科院提供的122、劲松75、劲松77、劲松76和贵州省农科院提供的黔中7号平均产量在182.8~206.24kg/667m2之间,比劲松49(ck)增产7.76%~21.58%;其中,黔中7号已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该品种已在贵州省15个县、区以及生态相似的西南、西北等省、区试种和大面积推广应用;122、劲松75、劲松77等品种(系)已在我国西北、西南、新疆、内蒙等省、区作为饲料和粮食兼用型品种(系)应用于生产。研究表明,高稳系数法和常规分析两种方法结合应用能更准确反映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

关键词: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新品种 丰产稳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西兰畜牧业考察与体会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调查了解新西兰畜牧业,学习其种草养畜技术,并对我国畜牧业生产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新西兰 畜牧业 技术合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寒抗病杂交水稻黔优18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优1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自育的耐寒恢复系4761配组而成的高产组合,于2002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株叶型紧凑,叶片直立,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病性好,抗寒能力强,后期青秆黄熟,高产稳产。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耐寒 黔优1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浦芋-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摘要:在贵州南部干热河谷地区采用荔浦芋-青花菜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能周年利用土地,平均产值纯利达6.96万元/hm2,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荔浦芋 青花菜 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引种及栽培概述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介绍了我国澳洲坚果的引种与栽培概况,分析了澳洲坚果的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并对澳洲坚果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要求和栽培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引种 栽培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霉菌防治烟草根腐病及其土壤优势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用施有100~200 g/667m2木霉菌的肥土包根假植后盆栽,可有效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和促生效应,其中以150 g/667m2剂量的效果最好。对木霉菌与土壤和圈肥中的优势真菌、细菌、放线菌株相互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木霉菌对土壤优势真菌和部分常见土传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的3株优势细菌中,其中2株对木霉菌无抑制作用,但分别能抑制或促进木霉菌产孢;仅1株对木霉菌有不完全抑制作用,但对其产孢无影响。多数优势放线菌株对木霉菌生长或产孢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各菌株对土壤和病苗分离的病原茄病镰刀菌也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该结果证实,木霉菌在土壤中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但其在土壤中的存活又受到多种土壤微生物的限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应用木霉防治烟草病害的生态安全性。

关键词: 木霉菌 烟草 镰刀菌根腐 土壤微生物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产量性状及增产潜力分析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3~2007年黔油17号不育系母本98-116A与父本恢复系ZW004间的单株成对杂交组合在遵义三合的田间鉴定结果以及近年来在贵州各点的试验示范结果,对黔油17号的产量性状和最大增产潜力进行分析评价。黔油17号的单株成对杂交的鉴定组合都具有206.77~387.50kg/667m2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水平,所有鉴定组合的平均产量达到281.89kg/667m2。近年来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主要产区试验示范的产量水平在216.21~326.81kg/667m2之间,因此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生产上具有达到300kg/667m2以上的生产潜力。

关键词: 黔油17号 产量性状 增产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新品种黔甘3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黔甘3号系结合贵州甘蓝育种和生产实际,利用g47-4-3-7和a2-13-32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杂交新组合。1995~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每667m2比对照京丰1号增产4.8%,平均未熟抽薹率比对照降低44.4%。1997~2000年在贵阳、遵义等县(市)进行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京丰1号"熟期提早5~13 d,每667m2平均增产11.1%,未熟抽薹率降低40%以上;结球紧实,经济性状优良,适宜在贵州的中、高海拔及其他省份相似地区栽培。

关键词: 新品种 黔甘3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杂交油菜宁杂9号制种技术研究 Ⅱ母本不同时间打薹对花期调控及制种产量的影响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母本不同时间打薹对宁杂9号较早开花的母本植株进行花期调控,结果表明:母本以2月20日为最佳打薹时间,植株推迟5 d开花,开花天数为29 d,与父本花期吻合较好,母本单株有效分枝个数、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均为最多,制种产量最高。

关键词: 宁杂9号 制种技术 打薹时间 花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黔优301不同施尿素量和栽插株数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2006年在贵阳郊区(海拔1140 m)用杂交稻新品种黔优301进行了一组不同施肥量和栽插株数的栽培试验,在蚕豆绿肥田不施用农家肥,只施用尿素,机耕,4月初播种和密度1.2万窝/667m2的条件下,栽插株数间差异不显著,施肥量间差异极显著,最佳栽培处理为栽插1株,施尿素3次,共15 kg/667m2,产量为670.0 kg/667m2。并讨论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杂交稻 黔优301 栽培技术 施肥量 栽插株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