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杜鹃兰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中药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杜鹃兰的种子和假鳞茎作外植体均诱导获得原球茎及再生植株。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以B5+2%白糖+0.1%活性炭较好,增殖系数可达6~10倍;在原球茎继代增殖时分化出完整植株;移栽到全蛭石基质上,成活率可达到96.67%。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收集品的保存现状与展望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州省复杂的自然生态孕育了类型多样的稻种资源,是我国拥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地区之一。现保存贵州本土和国内外引进稻种资源收集品9 000余份。其中包括一批已经完成鉴定评价的抗生物逆境(抗病、抗虫等)、抗非生物逆境(耐冷、抗旱等)和优质等特性的优异种质,成为开展水稻遗传育种、种质创新和其他稻作研究的重要基因资源。文章概述了以种质资源库保存与异生境繁育保存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途径开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与保护工作。并围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马铃薯新品种威芋4号的选育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威芋4号原名克选10号,是威宁县农科所从黑龙江克山农科所引入的"克疫"品种实生籽后代,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好、食味佳、淀粉含量高、用途广等优点,集食、饲、加工等兼用。2004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37.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0.13%;2005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825.6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17.4%;两年平均产量2131.6kg/667m2,比对照增产18.9%,17个试点16增1减,增产点次达94.1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34.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3.2%,该品种适宜在海拔800~2500m地区种植。200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薯2006002号。


基因型和激素对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再生的影响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转基因植株再生的基因型和激素两个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愈伤诱导率和芽诱导率均有很大影响,不同品种的愈伤诱导率为72.22%~95.83%,最高的是"Russet Burbank";芽分化率为0~11.54%,最高的是"费乌瑞它"。不同6-BA和NAA浓度对加拿大品种"Russet Burbank"的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有明显影响,6-BA在2.5 mg/L和NAA 0.2~0.3 mg/L的处理愈伤诱导率最高,每块芽数以2.5 mg/L 6-BA和0.1 mg/L NAA最高。NAA浓度影响叶盘的愈伤诱导率且有一定的后效作用。


不同施肥水平对毛花雀稗产草量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 》 2007
摘要: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N、P、K、有机肥对毛花雀稗产草量的影响,建立了试验因素与产草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毛花雀稗产草量的影响以有机肥最大,其次为N肥和K肥,影响最小的为P肥。其中,尿素用量在388.5~423.0 kg/hm2、钙镁磷肥用量在379.5~439.5 kg/hm2、硫酸钾用量在169.5~198.0 kg/hm2、有机肥用量在29 509.5~32 895.0kg/hm2时,毛花雀稗产量大于48 750.0 kg/hm2,为较适宜的处理组合。


贵州无公害番茄栽培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贵州无公害番茄栽培专家系统是基于PAID 4.0开发平台研制的。系统将人工智能与番茄栽培领域专家的知识结合起来,模拟农业专家指导农户进行无公害番茄栽培,具有技术先进、功能丰富、结构规范、界面友好、易学实用等特点,可有效地解决目前贵州无公害番茄生产中专家型农业科技人员的短缺问题,为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提供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