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拜城县10万亩油菜中产变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拜城县地处天山中段南麓,海拔1200—1500m,无霜期140天左右,日较差大,4—7月份气候凉爽,每天日照9h左右,年降水96.2mm,十分宜于油菜生育,素有“油菜之乡”的美名,但1986年前,本县油菜生产却徘徊不前.1983,1984,1985年全县油菜平均亩产分别为63.3,61.4,70.2kg,仍处于中产水平.新疆农科院农业科技开发中心于1986年2月下达给本站油菜大面积中产变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项目,要求到1990年全县油菜推广面积7×10~4亩,亩产指标100kg.


玛纳斯县瓜田棉蚜天敌的发生与消长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近年新疆棉蚜暴发,它除为害棉花之外,尚严重为害甜瓜和西瓜.以往防治瓜田棉蚜多采用茎叶喷雾,对天敌杀伤较大,蚜群恢复迅速,不得不多次用药,有时会愈治愈重.为了保护利用瓜田里的害虫天敌,1987—1988年,我们对玛纳斯县瓜田里的天敌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中南1号玉米的选育、栽培及制种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中南1号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玉米品质育种研究组选育的早熟、高产、优质,适合南疆复播的玉米单交种,1989年元月由阿克苏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一、选育经过1981年以普通玉米自交系103A为母本、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南75为父本配制组合,1982年与南斯拉夫玉米专家潘切奇博士田间共同鉴定选出;1983和1984年在选种圃参加品比试验,折合亩产分别为358和471kg;1985—1987年分别在库车、阿克陶、沙雅、


新陆中2号选育过程及栽培要点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新陆中2号是用美国麦克奈尔210为母本与新陆201杂交选育而成的陆地棉新品种,具有中早熟、优质、产量高、抗(耐)黄萎病的特点,1988年4月由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一、选育过程1975年作杂交组合,期望通过父本克服母本晚熟和株型松散的缺陷.到1980年(第五代),选出特早熟、生长整齐的79-463品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物中维生素B_1、B_2含量
《分析测试通报 》 1989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天然食品中维生素B_1、B_2含量。在测试维生素B_1时,使用键合C_(18)分析柱,流动相为CH_3OH-0.01M KH_2PO_4 45/55,流速1.5ml/min,Ex:390nm,EM:470nm,柱温45℃;测维生素B_2时用强阳离子交换柱,流动相CH_3OH/0.01M KH_2PO_4,CH_3OH由30~70%10分钟梯度淋洗,流速1.5ml/min,柱温45℃,Ex:449nm,EM:530nm。在上述条件下所测部分食物中维生素B_1的回收率是92.51~101.85%,变异系数2.14~6.57%;维生素B_2的回收率为89.91~95.18%,变异系数0.19~6.19%。部分食物样品的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维生素B_1、B_2 高效液相色谱


朝鲜果树栽培考察报告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1988年9月下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派出由宁夏、新疆两自治区的果树科技及管理人员6人组成的科技考察团,对朝鲜进行为期10天的果树考察,现将考察所得报告如下.一、果树栽培概况朝鲜地处北纬38—42°,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左右,1月平均气温-13℃,极端最低气温-27— -30℃,极端


国外棉花粘着性研究简况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随着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的发展,棉花质量问题的研究已为世界各产棉国所重视.近年来,除棉纤维品级、长度、水分含量和杂质含量而外,棉花的粘着性(stickiness)已作为一个重要质量问题受到各国农学家和纺织学家的普遍关注.本文将国外有关棉花粘着性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草莓果实的苹果疫霉病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1987年6月,我院安宁渠试验场草莓果实成熟时发病腐烂,病果率达10%.病果表面无光泽,并有灰褐色水渍状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一层白色霉状物,果肉呈灰褐色、腐烂,并有难闻的腥臭味,干燥时病果干缩呈褐色僵果.经分离、镜检和回接试验,确认本病是苹果疫霉菌[Phytophthoracactorum(Lebert et Cohn)Schr(?)ter]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