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地方品种Wx基因构成分析
《华北农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S D S P A G E 电泳技术 ,从900 份 小麦( T.aestivu m ) 地 方品 种中 鉴 定出 了普 通 小麦 Wx7 D 基 因缺失材 料一份 , Wx4 A 基 因缺失材 料六份 ,含三个基 因的 材料 为893 份。出 现频 率为 正常类型> Wx4 A > Wx7 D> Wx7 A。 Wx7 D 缺 失 基 因的 发 现, 再 次 证明 我 国 小 麦 资 源是 一 特 殊 类群;这 些材料的 发现,为 我国开展 面条品质 育种研 究打下了 坚实 的材 料基 础,在 小麦 淀粉 遗传 控制研究和 品质育种 方面具 有深远的 理论研究 和应用 价值,并 在小麦 支链 淀粉 的开 发和 利用 方面 有广阔的前 景。


河北省小麦品种(系)抗条锈菌25、29、30、31号优势小种现状及改良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6年利用小麦条锈菌25、29、30、31号4个优势小种,采用分小种成株抗条锈性鉴定法,对河北省23份生产品种(系)及59份高世代品系进行了抗条锈性研究,明确了河北省小麦生产品种及高世代品系对优势小种的抗条锈性现状。同年,用上述优势小种对160份原始材料也进行了抗锈性研究,从中筛选出71份抗源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其对不同小种的抗锈性差异,为小麦抗条锈性育种抗病父本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冬小麦;抗条锈性;现状;改良


影响大豆杂交成功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摘要:分析了影响大豆杂交成功率高低的因素。结果表明:杂交亲合性、杂交时间、杂交花节位及大气湿度等因素对杂交成功率影响较大,而亲本间生育期差异及花期差异与杂交成功率相关不显著。因此,可通过调节杂交时间,选择适宜的杂交花节位,改善田间小气候等途径来提高大豆杂交成功率。
关键词: 大豆,杂交成功率,气象因素,亲合性


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遗传学报 》 199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野生种基因组DNA为探针,用荧光原位杂交研究了间期细胞核里黑麦、中间偃麦草、燕麦和簇毛麦染色体在普通小麦背景下的行为。易位的黑麦1RS染色体臂在间期表现为不连续的线状杂交信号贯穿细胞核,代换和附加的1R染色体在间期却呈现点状杂交信号,通过易位进人小麦的中间偃麦草和燕麦染色体片段也是点状。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1幼胚愈伤组织细胞中,7个簇毛麦染色体在不同间期核里表现为由点状到线状接近连续的趋势,簇毛麦染色质与小麦染色质不相融合。对于附加、代换和易位等方式进入小麦里的少数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问期中准确地计数,但是对于较多的外源染色体,由于有些杂交信号有可能被小麦染色质遮盖,所以仅仅分析间期细胞可能是不准确的。黑麦和簇毛麦随体染色体1R和1V不与核仁相连,它们在小麦背景下对核仁形成的作用可能被抑制了。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黑麦 中间偃麦草 燕麦 簇毛麦 属间杂种 染色质 间期 荧光原位杂交


沙地梨区梨木虱发生及防治建议
《河北果树 》 1999
摘要:调查了冀东沙地梨木虱成虫的出蛰情况、第1代梨木虱若虫孵化情况、夏季生态比例变化情况及梨木虱产卵习性,并根据梨木虱的生活习性和生产实践,提出防治建议。
关键词: 沙地;梨木虱;习性;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