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大白菜黑腐病研究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 1988
摘要:70年代以来,大白菜黑腐病在北京、山西、山东等地普遍发生且较严重.1987年8月下旬,我们首先在昌吉市滨湖乡下泉子一队的大白菜田中发现本病,后对昌吉市其他白菜田进行多点调查,均见到本病发生,其中六工乡东五工二队(青杂中丰品种)9月29日发病率为26%,病情指数12.0%,10月22日发病率上升至87.0%.此年本地杂交种大白菜发病率达100%.为此,我们采集病叶、病根进行病原菌分离、回接、鉴定,结果如下.一、症状大白菜黑腐病菌主要侵害植株的维管束部分.据观察,幼苗期发病的植株,根部变细,呈黄褐色,有时呈腐烂状,地上部萎蔫,枯倒;成株期发病,外层叶叶缘常有明显的“V”形黄褐色病斑或不规则形黄色病斑,叶脉由黄逐渐变黑,湿度大时呈湿腐


吐鲁番棉区长绒棉的打顶时间
《新疆农业科学 》 1988
摘要:整枝是人为协调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进程以达到优质高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整枝包括打顶心、打群尖、去赘芽、剪空枝等.多年实践表明,打顶是吐鲁番棉区长绒棉整枝中一项至为重要的技术,而打顶的时间、方法及效果则依气候条件、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定.吐鲁番盆地有东西向的火焰山横卧中央,使南北两地成为不同的气候区,农事活动相差15天左右.火焰山北部棉区的棉农,


番茄苗期病毒人工接种鉴定及抗病单株的筛选
《新疆农业科学 》 1988
摘要:于苗期接种主要致病毒原,然后根据植株对病毒的反应程度来鉴定其抗病性,是目前番茄抗病育种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1985年,我们按照全国蔬菜攻关组设计的通行方法进行预备试验,1986和1987年进行正式试验,接种鉴定了一批番茄材料,选出了抗病单株1650株.材料与方法1986年供接种鉴定的番茄品种材料共68份,其中鲜食番茄46份,加工番茄22份;1987年供接种鉴定的材料90份,其中鲜食番茄41份,加工番茄49份.接种的毒原为TMV(烟草花叶病毒)和CMV(黄瓜花叶病毒),由上海农科院园艺所提供.


兰州燕麦畏在春小麦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试验研究
《干旱环境监测 》 1988
摘要:燕麦畏又称野麦畏或阿畏达(Avadex—BW)是一种新近由兰州农药厂生产的选择性的芽前除草剂。用于防除小麦、大麦等作物中的野燕麦,是一种低毒性除草剂。化学名称是s—2、3、3—三氯烯丙基—N、N—M异两基硫赶氨基甲酸酯。为了了解该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消解情况和在春小麦可食部分中的残留量,我们受兰州农药厂之托,于1986年分别在乌鲁木齐市和兰州市两地进行了试验。


农抗11874浓缩液生产工艺及田间应用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1988
摘要:农用抗生素11874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等禾谷类作物种传黑穗病效果稳定在90%以上.但过去生产和使用的是水剂,浓度低,包装量和贮运量大.为了方便用户,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农抗11874浓缩液的生产和田间应用试验.


辛硫磷在小麦上的安全使用标准
《新疆农业科学 》 1988
摘要:辛硫磷(phoxim)又名倍氰松、肟硫磷,化学名称为O-苯基氰基醛肟基-0,0-二乙基硫逐磷酸酯,分子式为C_(12)H_(15)N_2O_3PS.它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高等动物低毒(雄大鼠口服致死中量2170毫克/公斤),目前已广泛用于防治多种作物害虫,包括地下害虫和仓库害虫.1984—1985年,我们用~(14) -辛硫磷进行拌种和喷施,研究辛硫磷在春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规律,并测定辛硫磷在收获籽粒的面粉和麸皮中的残留量,提出辛硫磷在小麦上的施用安全标准.


伊犁贝母的组培繁殖和田间成苗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 1988
摘要:贝母是新疆盛产的名贵中草药.近几年来,由于人工大量采挖,新疆野生贝母资源已濒于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发展家栽贝母已成为保证药源供应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但是,贝母有性繁殖周期长,无性繁殖系数低,家栽贝母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我们从1983年起,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迅速繁殖家栽贝母种用鳞茎的技术途径.


荞麦植株中芦丁含量初步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1988
摘要:荞麦植株中含有芦丁,芦丁可以降低血糖、血脂,治疗糖尿病.为了弄清荞麦不同器官中芦丁的含量及荞麦在乌鲁木齐地区的适宜生长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荞麦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7年在本院老满城试验站进行了种植试验和测定.供试的荞麦品种,甜荞有榆3-3、黎麻道、哈密荞麦,苦荞有依额、贵州白苦荞、额曲瓦子.试验地前茬为小麦.榆3-3和


大麦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大麦科学 》 1988
摘要:新疆有长期种植大麦的历史和经验,50年代初大麦播种面积为50万亩左右,60年代初发展到100万亩以上,如1961年种植131.8万亩,占春小麦播种面积的20%。此后,随着小麦播种面积的扩大,而逐年缩小,近年来种植面积只有2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徘徊在80公斤上下。大麦是食用、饲用和工业兼用的优良作物,其营养成份高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它具有早熟、丰产、病虫害轻、耐干旱、抗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随着农业耕作制度、生产状况和品种资源的改变,特别是畜牧业及其相应的饲料加


新引D_1号大麦栽培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 1988
摘要:啤酒大麦新引D_1号,1985—1987年在南北疆11个试点共23个品种的比较试验中,表现稳产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强.1986年,我们在本院安宁渠试验场试种6.5亩,平均亩产430公斤;1987年试种17.5亩,平均亩产360公斤.新引D_1号1987年在乌鲁木齐、昌吉、五家渠、奇台、喀什等地种植面积已达15000亩,1988年种植面积将会进一步扩大.现根据我们1986—1987年的试种情况,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