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164条记录
农抗“769”拌种防治小麦、糜子黑穗病

新疆农业科学 1980

摘要:1978年,我们从吉林农科院植保所引进农抗“769”菌种,后用固体发酵法生产“769”干料,在我院玛纳斯试验站进行了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和糜子丝黑穗病试验.结果表明,农抗“769”1:20-40倍液闷种,对小麦光腥黑穗病的防治效果为96%,对网腥黑穗病的防治效果为92%;农抗“769”1:10-50倍液防治糜子丝黑穗病的效果为94—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类条纹花叶病

新疆农业科技 1980

摘要:麦类条纹花叶病,是一种由种子传播的病毒病。以往国内详细报道较少,1977年以来,石河子农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和昌吉农垦局农科所,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据该病症状特点、传播途径以及从新疆小麦上分离出的病毒粒体形态,休外抗性和寄主范围等方面,与国外报道所发生的大麦条纹花叶病基本相同,典型病株病毒有抗血清反应,初步认为该病毒为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SM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频剪羊毛机电动机的研究

新疆八一农学院学报 1980

摘要:一、前言新疆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在新疆牲畜组成中,羊占的比例最大,约80%左右。目前全疆90%的羊只是靠手工剪毛,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质量低,损失浪费严重。另外新疆牧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紧张,剪羊毛工作量大,季节性强。因此,实现剪羊毛机械化,是牧业生产中的当务之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畜牧业机械化的起步问题

新疆农业科学 1980

摘要:新疆有可利用的草原7.56亿亩,为全国草原有效利用面积的1/4,其中多水及有水的优、良级草场2.8亿亩,占全区草场面积的37.5%,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很大,完全有条件建设成为现代化畜牧业基地.但是,目前有三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冬春缺草,牲畜越冬度春大量掉膘或死亡;第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蛋鸡优良品种尼克鸡

新疆农业科学 1980

摘要:尼克鸡是美国采用来航鸡近交系杂交育成的蛋多、蛋大、体重小、饲料报酬高的产蛋鸡.1978年广州市机械化养鸡场将其引入试养.1979年春,我院试验种鸡场由广州购进一批种蛋进行孵化饲养.一年来的饲养表明,这种鸡体型小,产蛋多,饲料报酬高,且抗病力强.尼克鸡具有来航鸡的一般外形特征,如单冠、全身羽毛白色、皮肤黄色、蛋壳白色等.成年公鸡体重不超过1.9—2.4公斤,成年母鸡不超过1.5—1.8公斤.但这种鸡产蛋一年半以后产蛋量减少,淘汰时体重很轻、肉质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确认识山羊 发展山羊生产

新疆农业科学 1980

摘要:山羊是人类驯化最早的一种草食动物.山羊体格健壮,适应性强,耐粗饲,能利用其它家畜不能利用或不■利用的草场,更能适应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且具有多胎特性,世代间隔短,抗病力强,其奶、肉、绒、毛、皮等产品(?)是人民的生活资料和工业的重要原料,又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其粪尿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因此,发展山羊生产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分离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1980

摘要:杨毒蛾(Leucoma salicis)是世界园林业的本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此虫在新疆危害十分严重,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沙湾、奎屯、伊宁等地的农田防护林、交通干线护路林带和四旁绿化的杨树,有的被杨毒蛾幼虫暴食净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播速生绿肥——柽麻

新疆农业科学 1980

摘要:柽麻原产热带或亚热带,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在砂质土壤上生长.柽麻被移植到我国北方以后,由于北方春季气温低而生长迟缓,夏季气温高而生长迅速.因此,柽麻是我国北方较理想的夏播速生绿肥.1966年,我院从兄弟省(区)农业科研单位引进了一些柽麻种子,1975、1976、1977、1978、1979年连续在乌市西郊五一农场和本院老满城试验站试种.通过几年试种观察,确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透翅蛾初步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1980

摘要: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为害杨柳树的枝干,被害处形成瘤状虫瘿,■遭风折,幼树■断顶,影响成林,降低材质,是育苗造林业的一大威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科作物施用磷肥与有机肥效果的研究

土壤肥料 1980

摘要:豆科作物施用磷肥和有机肥是提高生物固氮效果的有效措施,这项措施还能合理解决农作物的磷素营养问题和更有效地增加土壤肥沃度。下面根据我们六十年代中期的田间试验结果及七十年代的调查结果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