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天山北麓逆温带苹果直立栽培适应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作者在地处天山北麓逆温带的奇台农场三分场,直立栽培以秋力蒙为代表的中亚苹果品种.23年的实践表明,这些苹果品种在此地直立栽培,树势强健,立体结果好,产量高,果实酸甜清香,耐贮藏.它们经受了1966,1976,1986年冬季三次低温,特别是1976年冬持续5—7天-30.4℃的考验,虽然当年花芽、枝梢受冻而严重减产,但翌年即恢复正常开花结果.


芥菜型油菜芥酸遗传规律初探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作者用无芥酸油菜泽蒙2号分别与6个高芥酸油菜品种(系)杂交,所得F_1种子的芥酸含量介于两亲本之间,F_2种子的芥酸含量基本按1:4:6:4:1的比例分离,表明油菜芥酸含量受两对没有显隐关系但有累加效应的基因控制.泽蒙2号不论作母本还是作父本与高芥酸亲本杂交,其F_2的芥酸含量与高芥酸亲本芥酸的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


新疆小麦品种研究工作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本文回顾了新疆30多年来小麦品种研究工作的情况,总结了小麦品种改良工作的成就,肯定了品种间杂交是选育小麦新品种的主要方法.


北疆家种贝母灰霉病的防治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1987和1988年的防治试验和示范表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处理贝母种子,生长期间又用500倍液防治3次,贝母倒苗后和早春出苗前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埋或烧毁,即可有效控制贝母灰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合理规划布局 发展庭院经济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我国有11×10~8人口,80%居住在农村和乡镇,这就造成了我国乡镇和庭院占地比例较大的现实.这种状况在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改变.乡镇和庭院成为人们活动的重要处所.我国的农村经济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家庭既是消费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家庭成员除在田野进行生产活动外,也在庭院内开展生产活动.在庭院内和房前屋后经营小菜园、小果园、花卉,在庭院周围种植经济林、用材林,家庭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兔,以及与庭院种植、


关于新疆耕作制度改革问题的探讨
《土壤肥料 》 1989
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外耕作制度的研究进展很快。国外耕作制度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两个明显的变化趋势:一是在种植制度上熟制由少到多;二是在耕作次数上由多到少。我


冬小麦新品种新冬15号简介
《新疆农业科学 》 1989
摘要:新冬15号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1974年以新冬2号为母本、中引5号为父本杂交后经单株选择、株系繁殖选育而成,1989年5月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并命名.1980—1981年,新冬15号在鉴定圃中鉴定,折合亩产347.4kg和383kg,分别比新冬2号增产65.7%和34.9%;1981和1982年在安宁渠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亩产分别为407.4


国外生态农业技术动向
《新疆农垦科技 》 1988
摘要:从世界农业发展史看,发达国家由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化农业走的是一条石油农业道路。石油农业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为鼎盛时期,进入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农业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能力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日趋严重,致使石油农业在恶性循环中陷入“死胡同”,农业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另寻新路。七十年代后期国外开始出现了生态农业的理论与试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美国认为生态农业是克服石油农业引起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