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枣花发育过程中糖类物质的分布与变化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以壶瓶枣为试材,通过组织学制片,运用PAS-苏木精复染和汞-溴酚蓝法对材料进行染色,用显微镜观察了花芽形态分化过程及其花器官中的糖类物质分布。结果表明,从枣吊萌动到花开,淀粉粒在各个分生组织分裂最旺盛的细胞中逐渐积累;随着花器官的发育,在萼片中形成囊状特化大细胞,到花粉粒成熟时布满萼片、花瓣和花托,标志着糖类物质积累达到高峰;但是当花开时,这些囊状特化大细胞中的糖类物质消失,变成空腔。

关键词: 壶瓶枣 花芽分化 糖类物质分布 囊状特化大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粮食安全系数波动及政策选择

农村经济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评价粮食安全有四个较重要的指标,即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产量波动指数、粮食储备率和粮食自给率。本文利用熵值法对该四个指标赋权,构建粮食安全系数方程,得出我国粮食安全系数年度间波动较大、国家粮食安全还需高度重视的结论,因而减少我国粮食安全系数波动的核心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储备率。

关键词: 粮食人均占有量 粮食产量波动指数 储备率 自给率 粮食安全系数

土壤改良剂扩蓄增容效果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以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酰胺(PAM)、秸秆纤维素为试材,系统分析了土壤改良剂扩蓄增容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施入聚丙烯酰胺对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般在施入土壤3 d内就可表现出明显效果;纯秸秆粉碎料和土壤抑蒸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施入土壤,在施入土壤6 d后会具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明显效果,其效果显著高于2种成分的单独施用。

关键词: 土壤 改良剂 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中山野生果树资源调查

山西果树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方代乳料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 2009

摘要:试验用3个不同配方的代乳料对羔羊进行早期断奶,研究其对羔羊体重、成活率、体尺等指标的影响。选择80只25日龄的无角陶赛特羔羊,随机分为4组进行试验。3个试验组5日龄内用代乳料逐渐代替母乳,另一组为对照组(自然哺乳)。结果表明:①试验Ⅰ组、Ⅱ组、Ⅲ组的只均日增重分别为:223.25、256.67和257.25g,高于对照组的159.29g,差异显著(P<0.05);②试验组羔羊体高、尻高、胸围、体长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异;③试验组成活率为100%,比对照组95%有所提高;④试验组羔羊断奶时只均利润比对照组增加了40元以上。

关键词: 羔羊 代乳料 日增重 体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新苹果矮化砧木

山西果树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南部夏播玉米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在山西省"十一五"重大专项"山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支持下,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在分析国内外玉米育种方向、生产技术状况和近年来各地玉米高产、超高产示范典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加密度为核心的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策略,并研究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玉米节水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针对山西省不同玉米生态区的生产实际,开展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和提出科学实用有效的玉米节水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旨在指导和规范玉米种植技术,促进山西省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木霉防治地黄枯萎病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从地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3株对地黄枯萎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木霉菌株,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T88菌株抑菌率最大,为76.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木霉对地黄枯萎病具有一定防效,以T19固体培养处理防效最好,可达48.97%。

关键词: 地黄枯萎病 木霉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高接换头方法对比试验

河北果树 2009

摘要:2004~2006年进行了杏高接换头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嫁接方法中,插皮接成活率最高,为88%;在不同嫁接时期中,叶芽萌动后10d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2%;在不同保湿措施中,湿锯末封口保湿法成活率最高,为96%。杏高接换头最理想的嫁接法是叶芽萌动后10d,用插皮接和湿锯末保湿。

关键词: 高接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吕梁市谷子产业现状与技术需求

杂粮作物 2009

摘要:作为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的前期工作———生产调研,谷子产业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2009年2月份对山西省吕梁市的谷子生产现状及技术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谷子产业区建设及提升产业效益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谷子 产业技术体系 生产调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