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棉叶螨叶片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使用便携式光谱仪对新疆石河子地区不同程度棉叶螨为害后的叶片光谱进行测量,同步进行理化参数测定,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棉叶螨为害后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厚度、全氮含量和含水量的变化和光谱反射特性,建立了棉叶螨叶片光谱诊断模型.结果表明:棉叶螨为害后的叶片所有理化参数较正常叶片低,叶绿素a变化幅度最大(88.8%),叶绿素(a+b)与棉叶螨的相关性最高(r=-0.924).棉叶螨叶片光谱反射率大小在近红外(750~860nm除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均随严重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可见光波段650nm附近有一个独特的反射峰,但在550nm附近低于正常叶片.605~724nm可作为棉花棉叶螨叶片光谱识别的敏感波段,706nm和758nm为最佳波段.4个估测参数建立的诊断模型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其中R758nm/R706nm建立的诊断模型检验R2最高(0.823),RE最小(0.351),可推荐为棉花棉叶螨叶片光谱识别的最佳模型.利用高光谱遥感可实现对棉花棉叶螨叶片的有效识别,可为棉花棉叶螨大面积监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粒棘球绦虫nanos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细粒棘球绦虫nanos基因的序列及结构并为疫苗及新的药物研制提供靶标,试验采用注释并克隆细粒棘球绦虫nanos基因的方法,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分析;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细粒棘球绦虫nanos基因的序列结构及与其他虫属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细粒棘球绦虫nanos基因ORF为687 bp,编码228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为58 090.6 u,等电位点为5.08;细粒棘球绦虫NANOS蛋白由3个α螺旋和4个β片层组成;发现共有1个丝氨酸位点,1个苏氨酸位点,2个酪氨酸位点,可能的磷酸化位点是7,8,13,18,19,23位。说明该基因可能在细粒棘球绦虫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nanos基因 氨基酸 磷酸化位点 生殖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处理下滴灌棉花气孔导度与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响应特征
《灌溉排水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滴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滴灌棉花气孔导度与土壤体积含水率之间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N2(2g/盆)、N4(4g/盆)、N6(6g/盆)水平下,蕾期时滴灌棉花气孔导度与土壤体积含水率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14、-0.967;N2、N6处理拟合模型分别为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5和0.936,达极显著水平。N2、N4、N6水平下,花铃期时滴灌棉花气孔导度与土壤体积含水率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0.980、0.944;N4处理拟合模型为指数函数,决定系数(R2)为0.997,达极显著水平;因此,研究的函数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滴灌棉花气孔导度与体积含水率的相关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化奶牛场粪便好氧堆肥发酵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牛粪堆肥是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牛粪的有效措施。以新鲜牛粪和稻壳为发酵原料,借助翻堆通风方式进行牛粪好氧发酵试验。A组将牛粪与稻壳按4:1的比例混合,添加3‰发酵菌剂;B组在牛粪中直接添加3‰发酵菌剂;C组仅为牛粪发酵,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A组堆肥的C/N比提高到25.48∶1。堆肥含水率、有机质、C/N比值随堆肥过程呈下降趋势,下降由快到慢的依次为A、B、C组。A、B组C/N比降低到16∶1以下分别在堆肥第28、35d,而C组在第35dC/N比仍为17.40∶1。3个组pH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总腐殖酸的含量随堆肥过程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A、B两组大于C组;但总腐殖酸占总有机碳比率呈增加趋势,A、B、C 3组发酵前后对比分别提高了40.28%、23.44%、21.67%。(3)堆肥后A、B、C组分别在第5、9、11d温度上升到55℃以上,且维持55℃以上达到25、18、14d。(4)经35d发酵处理后,A、B、C 3组的堆肥有机质、pH、重金属、总养分均符合有机肥标准NY525—2012。综合各项物理化学指标,添加稻壳和发酵菌剂有利于牛粪的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河子绿洲奶牛饲料的品质分析
《草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国家标准中相应的方法分析了新疆石河子地区的奶牛5个精料产品和11种奶牛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和安全指标,主要包括水分、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总氨基酸、重金属(铅、镉、汞、砷、铬)含量及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数量等,同时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判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采集的样品中,除5份精饲料中粗灰分含量不达标外,其余营养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安全指标方面,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WPZ—1600型玉米高架自走式喷药机的研制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玉米近年来病虫害泛滥,而最佳施药期植保机械底盘较低或价格昂贵的问题,设计一台离地间隙高达2m的玉米高架自走式喷药机,该机采用42马力拖拉机作为动力,利用双排链条作为动力传输,并将可调株距式折叠喷杆机构作为施药机构,可适用于50cm×50cm、50cm×60cm、50cm×70cm等多种玉米种植模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稳定可靠,作业效率达到2hm2/h,能够较好的满足农户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支化聚合物合成方法概述
《热固性树脂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反应机理,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几种合成方法包括ABn型单体缩聚法、自缩合乙烯基聚合法、开环聚合法和A2+B3型单体聚合法的最近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野生羊肚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子实体形态特征并结合r DNA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技术分析了根据形态特征挑选的、采自新疆伊犁、塔城、石河子、乌鲁木齐、阿勒泰五地区的31株野生羊肚菌子实体。r DNA ITS序列分析表明,采自新疆兵团185团且形态学分类为半开羊肚菌(Morchella semilibera)的2株菌株实为羊肚菌科常见属钟菌属的皱盖钟菌(Verpa bohemica)。以2株皱盖钟菌作为外类群,29株样品与来自Gen Bank的羊肚菌属各物种进行ITS序列聚类,可以分为四大聚类群,其中25株菌株与Morchella sp.Mel-17/19/20/34、Morchella sp.Mel-23/24/31/32、Morchella sp.Mel-13/26聚为第I类群;半开羊肚菌单独聚为第II类群;1株菌株与Morchella frustrata聚为第III类群;3株菌株与Morchella sp.Mes-6、Morchella sp.Mes-7、Morchella sp.Mes-17共同聚为第四类群。结合形态学特征,初步认为,上述五地区羊肚菌属至少由7个物种构成。根据国内最新研究资料,其中2种为中国新纪录种,分别为Morchella sp.Mes-17和Morchella frustrata(中立羊肚菌)。
关键词: 新疆 野生羊肚菌 物种多样性 内转录间隔区(I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早熟陆地棉EMS诱变后代鉴定及分子标记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化学诱变技术在棉花种质资源创制中的效果及探索适宜的新疆早熟陆地棉种子诱变体系,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组合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处理新疆早熟陆地棉材料223种子。结果显示:在EMS浓度为1.0%,处理2 h是最有效的处理组合;在M1代中出现了叶片形状差异、第一果节真叶数量差异和植株矮化、双头等变异性状;M2代中获得双茎、子叶黄斑、无顶端等变异性状植株。对部分M2代及变异植株进行SSR分析表明,变异植株与对照在电泳条带上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在DNA水平上发生了变异,说明了变异的真实性。本研究获得的适宜诱变体系可为深入开展棉花种质创新及相应的机理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