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芙蓉李咀嚼片酚类物组成及其生物活性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芙蓉李咀嚼片酚类物质组分及含量,探讨其体外抗氧化和辅助降尿酸的能力,以期为芙蓉李咀嚼片产品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芙蓉李及其提取物制备的咀嚼片为研究对象,根据咀嚼片感官品质及物理特性确定生产配方,利用HPLC法分析芙蓉李咀嚼片酚类物质组分及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咀嚼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反应体系,探究咀嚼片的辅助降尿酸作用.[结果]芙蓉李咀嚼片检测样本的配方为:芙蓉李果粉40%、芙蓉李多酚粉20%、麦麸菌粉20%、微晶纤维素10%、麦芽糊精10%,制成的咀嚼片呈紫红色,完整光洁、无裂片分层、边沿光滑整齐、酸甜可口、硬度适宜、咀嚼性良好.咀嚼片含有表儿茶素、原花青素、儿茶素、原花青素B和花色苷等酚类物质;咀嚼片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与Vc无显著差异,IC50分别为0.07 mg·mL-1和0.79 mg·mL-1,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的IC50值为258.96μg·mL-1.[结论]芙蓉李咀嚼片中酚类物质丰富多样,具有体外抗氧化和辅助降尿酸作用,具备开发功能性食品的潜质.
关键词: 芙蓉李 咀嚼片 酚类物质 体外抗氧化 黄嘌呤氧化酶


彩色马铃薯光合光响应曲线模拟及其特征参数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阐明彩色马铃薯光合光响应特性及其与普通品种(黄、白肉)的差异.[方法]以2个普通和4个彩色马铃薯为材料,评估直角双曲线模型(RH)、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和指数模型(EM)对马铃薯光合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并对彩色与普通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光响应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4种模型在弱光阶段的模拟效果均较好,但RH、NRH和EM模型无法拟合光抑制过程,只有MRH模型能对整个光响应过程进行准确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也最小.2)彩色品种Pn-max均低于普通品种,相比费乌瑞它和闽薯1号分别低6.7%~34.2%和14.8%~40.0%;除红美外,其他3个彩色品种LSP都未超过1 000μmol·m-2·s-1,远小于普通品种;彩色和普通马铃薯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没有明显区别.3)在4个彩色品种中,红美的Pn-max和LSP均最高,但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最低,与之相反,闽彩薯3号的弱光利用能力最强.4)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光响应过程与净光合速率(Pn)相似,随着光强增大,呈先快速上升后平稳或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随光强增大总体呈快速下降后平缓的趋势.[结论]MRH模型对马铃薯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最佳;彩色品种(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品种,光饱和点低,总体表现为光合潜力低,光抑制现象明显,这一结果对通过育种手段来提高彩色马铃薯光合生产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可为其引种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嘉宝果叶片对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嘉宝果叶片的体内降糖功效,为嘉宝果降糖功能因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高血糖小鼠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嘉宝果叶片处理组(叶片添加比例1%、2%、4%和8%),并设正常小鼠对照组,持续饲喂30 d,测定不同时间段各处理小鼠的空腹血糖值(FBG),分析小鼠的血糖变化情况,测定各组小鼠的糖耐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嘉宝果叶片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随着嘉宝果叶片添加剂量增加,降血糖效果逐渐增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嘉宝果叶片8%添加组的小鼠FBG极显著降低(P<0.01), 4%和8%添加组的小鼠糖耐量极显著改善(P<0.01).各叶片添加组均能升高HDL-C水平(P<0.01),降低TG水平(P <0.05).[结论]在饲料中添加4%和8%的嘉宝果叶片对STZ诱导的高血糖小鼠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并能改善脂质代谢.


猪圆环病毒3型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 PCV3)感染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明确PCV3复制相关蛋白Rep基因特征,设计针对Re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条件优化后建立检测PCV3感染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好,最低检测限为42.2拷贝·μL-1;特异性强,对常见猪群传染病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在1.48%以内.对福建省2014年至2018年保存的193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发现,PCV3在福建省猪群中存在较高的阳性感染率(65.80%),且和PCV2混合感染率较高(52.85%).[结论]本方法的建立为开展Rep基因在PCV3复制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检测方法.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 Rep基因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


加快墨瑞鳕新兴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科技导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澳洲墨瑞鳕(Murray cod,Maccullochella peelii)的优质特性;总结了项目组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与成效,通过科企联合攻关,应用水产动物育种学、养殖学等理论与技术方法,系统研究了墨瑞鳕人工繁、育、养及疾病防控等技术,并进行了工厂化规模化育苗,形成了集繁殖方法、繁养设备、饲料配制、疾病防治及养殖等关键技术的完善体系;并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发展墨瑞鳕新兴水产养殖产业的对策.


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分析及品种间作的控病效果
《玉米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喷雾接种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测定福建省11个鲜食玉米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对玉米小斑病的抗性,并探讨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在苗期对301株小斑病菌群体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感病性,品种之间对菌株群体的抗性频率为32.23%~ 72.76%,其中榕甜1号和永珍7号的抗性频率较高;供试玉米品种在成株期对小斑病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榕甜1号、永珍7号和闽甜4号均表现为中抗.田间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试验发现,在福州试验田感病品种粤甜22分别与抗病品种榕甜1号、永珍7号间作后的病情抑制率为33.78%和25.41%;在屏南试验田相同的间作处理两年病情抑制率分别达58.35%、21.05%和52.56%、46.42%.


瘤胃体外发酵评价红曲米酒糟作为山羊饲料原料的可行性
《动物营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法研究红曲米酒糟对山羊瘤胃产气量与发酵参数的影响,评价其作为山羊饲料原料的可行性.采集9只山羊的瘤胃液,应用ANKOM RFS产气系统进行体外发酵,其中对照组发酵底物不含红曲米酒糟,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发酵底物分别含有50、100、150 mg/g的红曲米酒糟.测定指标包括:1、2、3、4、5、6、7、8、9、10、11、12、24、36、48、72 h的产气量(GP)以及体外培养72 h的pH、干物质消失率(DMD)、氨态氮(NH3-N)与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纤维素酶活性.结果显示:1)试验Ⅲ组在1~5 h内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干物质消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发酵液pH均处于正常水平,且氨态氮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发酵液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乙酸/丙酸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Ⅲ组发酵液木聚糖酶、纤维二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红曲米酒糟可增加山羊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提高纤维素酶活性,促进瘤胃发酵,具有作为山羊饲料原料的潜力,值得开展饲养试验确定其在山羊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


度尾文旦柚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适宜值
《中国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度尾文旦柚'(Citrus grandis(L.)Osbeck.cv.Duweiwendan)叶片矿质营养元素的诊断系统,推演矿质营养平衡诊断体系(BDRIS)共享优化方法.[方法]2016—2018年于产区仙游县选择有代表性且分属于不同管理者的果园20个,采集200个单株叶样及其8660个单果样,另外采集同叶腋着生的48对孪生异形果(H-FSI正常果与L-FSI裂顶果)果皮;测试叶片与果皮的N、P、K、Ca、Mg、Cu、Zn、Fe、Mn、B、Mo、S元素,果实的内、外观品质与果顶裂宽;并基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与平均裂宽指数(FCAI)差异,构建主要矿质元素BDRIS诊断体系,及其微量元素临界值诊断标准.[结果]由TSS差异分析,富N、P、K与缺Mo显著降低果实TSS.由FCAI12差异分析,除疑似B过量(>177 mg·kg-1)则显著加剧裂果外,其他矿质元素未见与果实裂顶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但未获得B毒导致裂果的直接证据;另外,孪生异形果果皮元素的成对比较分析,也未见显著差异.经检验筛选建模样本的N、P、K、Ca、Mg元素分布满足BDRIS建模要求P(Normal)≥0.12;据构建BDRIS获得:树龄与BDRIS指数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实TSS显著正相关,即随树龄增长,树体矿质营养越趋向营养均衡原点,果实品质越佳,其赋予"老树果甜"果树栽培常识新阐释;BDRIS与FCAI12相关性不显著;由相关法筛查,仅当K处于病态过量时才具备果皮增厚减轻裂果可能,对生产矫治裂果无实际意义.建议叶片矿质元素临界值诊断标准"元素(<缺乏;适宜下限—适宜上限;>过量)":N(<2.29%;2.41%—2.87%;>2.99%)、P(<0.09%;0.10%—0.14%;>0.15%)、K(<1.17%;1.39%—2.24%;>2.46%)、Ca(<1.74%;2.26%—4.21%;>4.72%)、Mg(<0.20%;0.24%—0.41%;>0.46%)、Cu(<4 mg·kg-1;6—25 mg·kg-1;>30 mg·kg-1)、Zn(24—40 mg·kg-1)、Fe(60—140 mg·kg-1)、Mn(25—140 mg·kg-1)、B(<15 mg·kg-1;30—65 mg·kg-1;>150 mg·kg-1)、Mo(<0.05 mg·kg-1;0.1—1.0 mg·kg-1)、S(0.2%—0.4%).研究提供BDIRS诊断参数Mean、Std、r的共享优化算法,有效拓展BDIRS应用范畴.[结论]以丰产、优质群体为样本,建立度尾文旦柚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平衡诊断BDSIS体系,及其微量元素临界值标准;在本研究样例内,度尾文旦柚果实裂顶与植株矿质营养未发现有显著关联.
关键词: 度尾文旦柚 矿质营养元素 适宜标准 平衡态综合诊断施肥法


澳洲墨瑞鳕源寄鱼不动杆菌的致病性及药敏特性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探明本实验室前期从澳洲墨瑞鳕溃疡组织中首次分离的寄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scicola)LW15的致病性和药敏特性,本实验再次明确了该菌株的系统进化地位,同时进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检测其致病性.结果 显示菌株LW15的16S rDNA与Acinetobacter guillouiae CIP 63.46T同源性最高,为97.7%,与本实验室前期分离的系同一菌株,为寄鱼不动杆菌;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该菌为澳洲墨瑞鳕致病菌,半数致死浓度为4.26× 106 cfu/mL.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分离菌进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其携带224个毒力基因,其中invasion、adherence和toxin等3类毒力基因中分别包含2、43和3个基因.对LW15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丁胺卡那、哌拉西林等21种药物敏感,对羧苄西林和呋喃唑酮2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头孢拉定、头孢氨苄、苯唑西林等7种药物不敏感.本研究为由寄鱼不动杆菌引起的澳洲墨瑞鳕溃疡疾病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和实验数据.


基于光温效应的温室小白菜农艺指标动态模拟
《福建农业学报 》 2020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小白菜在温室环境下的农艺指标动态,揭示小白菜形态和产量形成过程.[方法]以耐热品种华冠小白菜为试材,在薄膜温室内开展水培试验.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温室环境数据,并定期测定小白菜农艺指标.根据小白菜农艺指标与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构建基于光温效应(LTF)的温室小白菜农艺指标动态模拟模型,并应用不同播期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小白菜株高、叶数、叶面积、茎粗、根长、鲜重等农艺指标均随LTF的增加而增长,拟合方程可用S型生长曲线函数描述.LTF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辐热积(TEP)模型和积温(GDD)模型;其不仅改善了农艺指标的模拟精度,且拟合度较佳.各项农艺指标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907~0.984;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为0.540~34.393,相对误差(RE)为6.79%~12.66%,RMSE和RE分别为TEP、GDD模型的5.29%~59.98%、31.30%~96.23%.[结论]基于LTF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可为温室小白菜生长模拟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