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对农业科研工作中“三化”问题的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1998

摘要:文章提出了农业科研工作中的“三化”问题,分析了“三化”倾向的成因,论述了它的消极作用及其解决途径。

关键词: 农业科研,技术软化,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超高产新品种冀粳14号选育及丰产性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水稻新品种冀粳14号集高产、高效、高抗倒伏于一体,丰产、米质两性兼优,株高与抗倒伏协调统一,产量三要素搭配合理,品种特性与当前栽培技术相适宜,是继冀粳8号之后,河北省第3代水稻主栽品种。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冀粳14号 丰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 Ⅰ)结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I)结构研究ChemicalStructureofHMCToxinProducedbyHelminthosporiummaydisRaceC1988年魏建昆等证实在中国存在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同时对C小种的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作物综合抗旱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1998

摘要:从统计模型和应用两方面对抗旱系数、干旱伤害指数、干旱敏感指数及优势值等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旱伤害指数和敏感指数较之抗旱系数只加了一个常数或除以一个常数,由3个公式计算出的3个变量系列其相关系数皆为1,抗旱系数是一个典型的表达式;②Lin的优势值将基因型值和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结合在一起,在理论上是比较完备的,但在本试验中计算结果与实际排序不甚符合;③抗旱指数将旱地产量与抗旱系数结合在一起,几年来抗旱指数DI已得到北方一些院校的采纳。

关键词: 小麦;抗旱性;选择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SJD-500型多功能饲料加工机组的设计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199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制了适合我国乡镇级养殖业、加工企业需要的9SJD-500型多功能饲料加工机组,该机组适用于生产配(混)合饲料,可加工农作物秸秆、茎蔓、小块饼粕等粗饲料,还可以单独使用粉碎机加工玉米面粉。通过改进粉碎室及搅拌机的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机组生产能力:配(混)合饲料0.5t/h,吨料电耗6.87(kWh)t-1。

关键词: 饲料加工机组,粉碎机,搅拌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插秧水稻两种控蘖方法比较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大水淹蘖的效果优于落干烤田,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穗数型品种无论哪种控蘖方法,最佳处理时期为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收获穗数的80%,持续10~12d;穗重型品种大水淹蘖的最佳处理时期为田间茎数达到计划收获穗数的80%,而落干烤田的最佳时期是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收获穗数的100%时。两种处理方法均不影响出蘖速度,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也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水稻 控蘖 淹蘖 烤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派出国农业研修生是加快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

农业科技管理 1998

摘要:增派出国农业研修生是加快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胡志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050051)一、依据贫困地区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又有主观上的。客观上主要是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路、座落偏僻,信息闭塞,自然条件差;主观上是,观念陈旧,思路狭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蘖位优势的形成规律与高产利用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水稻主茎不同蘖位上分蘖成穗后的穗粒数变化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随主茎第一蘖位向上移动,蘖位优势呈现出由强→弱→强→弱的变化规律。当一个主茎蘖位上利用一个一次分蘖和两个二次分蘖成穗时,优势蘖位的上限为主茎叶片数减去10,利用一个一次分蘖成穗时,优势蘖位的上限为主茎叶片数减去7。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利用中位蘖栽培,能提高每穗粒数5.44%以上,表现出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水稻,主茎,蘖位优势,形成规律,高产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换运行机制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转换机制纪实

农业科技管理 1998

摘要:转换运行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转换机制纪实骆国通师树新王国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050051河北省棉花所,前身是解放前的北平试验站石家庄站,解放初期更名为河北省农业综合试验站,1964年正式挂牌,1984年重新进行了整顿至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7个棉花品种(系)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植株

河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基因工程中心卫星实验室——棉花生物技术实验室,以棉花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愈伤组织状态调控技术,对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推广应用前景的棉花品种(系)等共18个基因型进行培养,除1个基因型因早期污染未能继续培养外,其余17个基因型均通过胚胎发生获得再生植株。这些参试材料名称与来源见下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