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164条记录
和田羊调查报告(第四部分)

新疆农业科学 1965

摘要:本文就和田羊杂交改良效果的观察与分析作一报导,取材于杂种羊群数量最大的崐仑农牧场、前进第一牧场和于田羊场。 一、引进细毛羊的品质 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八年,和田地区先后两次引进阿斯卡尼、高加索和新疆细毛羊,试办和田羊的杂交改良工作。现有杂种一二代较多,有部分三、四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麦两熟丰产经验

新疆农业科学 1965

摘要:吐鲁番盆地地势低,气温高,生长期长(200—230天),宜于植棉。全县棉花最大面积曾达十万多亩,但由于粮食不能自给,因而棉田面积不得不大大压缩,突出地表现了棉粮争地争水的矛盾。火焰山公社试验场于一九六四年试验棉麦两熟获得成功,对于解决这一矛盾,发展粮棉生产,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改善社员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早熟高产的菜用豌豆品种

新疆农业科学 1965

摘要:菜用豆类中,豌豆耐寒冷,而嫩梢、嫩荚、籽粒都可供食用。我们曾引种北京60天和大荚两个豌豆品种,表现早熟、产量高。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供市,此时正是本地春夏蔬菜供应不继的时候,对市场上蔬菜种类和品种的多样化,有一定的作用。 品种性状:北京60天为矮性,株高58.9厘米,花白色,硬荚浓绿色,每荚有种子5—8粒,成熟后呈灰绿白或灰绿褐色,扁园多绉纹。早熟、耐寒、抗白粉病力强,运输、贮藏均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样板上办分析室

新疆农业科学 1965

摘要:实验室、试验场、农村基点三结合是农业科学研究为生产服务的三个“三结合”之一。今年以来,我们打破了坐等样品送上门来的旧框框,在样板上办了分析室,共分析了1,300个样品,完成了12,462分析项次,使农化分析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现将一年来的体会介绍出来,就教于同志们,以求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