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葡萄的生产方向和葡萄干生产
《新疆农业科学 》 1987
摘要:一、新疆葡萄的生产方向 关于新疆葡萄的生产方向,可以从分析世界葡萄生产形势入手,参照世界各葡萄生产国的生产方向,根据葡萄对自然气候条件的需要和全国葡萄生产区划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和多方权衡,才能确定。


大蒜灰霉病和青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新疆农业科学 》 1987
摘要:白皮大蒜是新疆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近年来,新疆白皮大蒜在出口运输和冬季贮藏中霉烂严重,烂蒜外表正常,蒜瓣干缩如同棉花,人们称为棉花蒜。据1985年3月调查,奇台县碧流河乡外贸站收购贮藏的大蒜发病率达90%,农家贮存的大蒜发病率也在5—90%。 1985—1986年,我们将病蒜多次进行分离和回接试验,结果属灰霉病的占90—95%,属青霉病的占5—10%。 一、症状 大蒜灰霉病和青霉病主要发生在蒜瓣


联邦德国的农业环境保护
《世界农业 》 1986
摘要:联邦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总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北部地势平坦,从中部开始隆起为丘陵,南部是阿尔卑斯山山麓地带。全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9℃,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个天然的森林国家,森林占总面积的1/3。农田面积为726.3万公顷,草场471.4万公顷。


天山北坡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合理布局
《新疆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天山北坡农业区,西起塔城地区的乌苏县,东至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垒县,北达克拉玛依市,南及天山山麓,包括五个市、一个州、二个县和兵团的三个师、一个局,土地总面积12.57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7.6%.本地带城镇工矿云集,农场密布.一、种植业现状与问题本地带1984年有耕地1,298.31万亩,占全疆耕地27.5%,其中水浇地1,209.22万亩,旱地70万亩,水田19.09万亩;同年生产了全疆近1/4的粮食,近30%的棉花、油料,绝大部分甜菜,近半数的瓜菜,过半数的薯类,是新疆重要的粮、棉、甜菜、瓜菜产区.本地带各地段的种植业,东段以粮油


新疆农业开发问题的探讨
《科学·经济·社会 》 1986
摘要:新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地处边疆的社会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以小生产为特征的自然经济,是研究新疆农村的出发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研究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运行机制,在传统农业的条件下研究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农业道路。根据新疆农业的特点和现状,我认为新疆农业应以绿洲为载体,走生态农业的道路。


新疆棉花上的白粉病—中国新纪录
《植物病理学报 》 1986
摘要:石河子农学院余俊杰在石河子地区发现了棉花白粉病。他将此病录在《科技通讯》,石河子农学院,1982,(1) 35—43,“石河子地区作物病害调查”一文中。但文中仅有病名,没有学名,未见涉及白粉病症状和病原物的描述和鉴定。1982~1984年,笔者先后多次在新疆的乌鲁木齐、玛纳斯、石河子、库车等地的棉田中发现了棉花白粉病,并有逐年扩展的趋势。根据资料记载,本病在北非的苏丹、中亚的印度、苏联的乌兹别克、土库曼和塔吉克共和国、美国的得克萨州、西印度群岛、南美的秘鲁等植棉区均有发生。在苏联,因棉花白粉病为害,导致了棉叶早期脱落,可使原棉花减产5~7%。迄今为止,棉花白粉病在新疆发生,在我国还属首次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