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福建地方鸡种和江西泰和乌鸡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筛选出的6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德化黑鸡、白绒乌鸡、金湖乌鸡、河田鸡以及江西泰和乌鸡等优良地方鸡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6个微卫星标记均呈高度多态(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即PIC均大于0.5).5个地方鸡种的平均杂合度为0.716-0.729,均具有较高的杂合度,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邻结法(NJ)对Ne i氏遗传距离(D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鸡种被聚为2类,泰和乌鸡与河田鸡先聚为一小类(DA=0.0957),然后再与金湖乌鸡聚为一类(DA=0.1553);德化黑鸡与白绒乌鸡则聚为另一类(DA=0.1980).聚类结果基本反映了各鸡群的地理分布和选育现状.


杂交稻Ⅱ优131高产结构与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08
摘要:为探明杂交稻Ⅱ优131高产结构与气候生态适应性,指导大面积推广。在福建省德化县、尤溪县建立高产示范片,设置同地分期播种、异地同期播种、施氮水平、日长控制等试验,观察生育进程、茎蘖消长、稻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气象因素,建立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与光温生态的统计回归关系。结果表明:Ⅱ优131示范片以每m2总粒数对产量变异的贡献率最高(占93.7%),而每穗粒数对每m2总粒数变异的贡献率最高(88.8%);Ⅱ优131分蘖力强,有效分蘖临界期在移栽后21.1±1.6 d;利用品种分蘖力强的特性确保足额的穗数,通过培育大穗扩增每m2总粒数,是Ⅱ优131实现高产的主攻方向。Ⅱ优131感温性弱、感光性中等偏低、基本营养生育期长;生育期长短决定于光温特性与光温生态的互作。依据福建省气温资源时空分布模式和Ⅱ优131生育期在不同温光条件下的变化,规划了Ⅱ优131在福建省不同纬度、海拔地区相宜的熟制和播种期。


龙眼胚胎F3H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EF/SDS-PAGE双向电泳技术,对'立冬本'龙眼合子胚发育不同时期的蛋白质进行分离,通过MALDI-TOF/TOF鉴定到其中一个上调差异表达的蛋白为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F3H)。以'立冬本'龙眼胚胎cDNA为模板,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F3H基因cDNA1404bp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F3H基因共编码365个氨基酸,其cDNA序列与柑橘、苹果、棉花等F3H基因的同源性均高达80%以上,该基因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EF468104。
关键词: 龙眼 胚胎 黄烷酮-3-羟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仙草上发现的一种根结线虫病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仙草(Mesona Blume)又名仙人冻、仙人草、凉粉草等,是唇形科仙草属的一种重要的一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据《中药大辞典》记载,仙草性味涩、甘寒、具清暑解渴、凉血解暑及利尿之功效,民间常用作暑天清凉饮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航2号早季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 2008
摘要:"特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航天育种高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利用所育成的。其恢复系航2号是1996年用强恢复系明恢86干种子通过卫星搭载进行高空辐射,从F2代分离世代中重点选出抗倒性、穗型大、结实率高、株叶形态好、米质较明恢86有所改善、形态有不同点的优良单株97个。F3代开始,按系谱法在福州、海南等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选择,并在稻瘟病重病区进行抗瘟性筛选鉴定,选择抗瘟性强、经济性状优良单株,


竹笋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从竹笋罐藏、腌渍、干制以及调味笋、笋汁饮料生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竹笋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且阐述了今后竹笋加工利用的新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