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肥对混推复垦地养分变化及生产力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以混推复垦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养分的变化、作物长势和产量(生产力)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量为18500,11000kg/hm2时,不论增施1年还是2年,仅表现出0~20cm土壤有效P显著高于对照(CK);增施有机肥量为11000kg/hm2时,不论增施1年还是2年,玉米株高在苗期、拔节期和抽雄期均显著高于对照(CK),且玉米产量和秸秆产量也表现出最高;增施有机肥量为11000kg/hm2时,连续2年的累计经济效益最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中部地区谷子产业现状与技术需求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为了准确掌握谷子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需求,太原谷子综合试验站对山西省中部太原、晋中和阳泉三个市的谷子生产现状及技术需求进行了初步的调研,为产业体系的建设及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低桃果实冷敏性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从温度调节、气体调节、化学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降低桃果实冷敏性的研究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激素浓度对黄芪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以蒙古黄芪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IAA,NAA和6-BA等单因子和不同比例的细胞分裂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芽的诱导增殖过程中,MS+NAA0 mg/L+6-BA1.0 mg/L的培养基效果最好;在诱导植株茎叶壮实高大增殖过程中,MS+NAA 0 mg/L+6-BA 0.3 mg/L的培养基效果较好,诱导率分别为89.2%和82.8%;生根培养过程中,MS+IAA2.0 mg/L的培养基效果较好,诱导生根率为55.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白芦笋生育指数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芦笋产量、品质、生育指数及根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施纯N 300 kg/hm2对3年生大田白芦笋的效果最显著,芦笋产量最高,Vc含量最高,生育指数也最大,但施氮量高于300 kg/hm2对芦笋根系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施氮量(x,kg/hm2)与嫩茎总产量(y1,kg/hm2)和一级笋数(y2,个/hm2)分别呈以下线形关系:y1=2 004.5 x+3 780(R2=0.921 2),y2=576.3 x+1 389.8(R2=0.929 7)。推荐300 kg/hm2纯氮施用量作为同类地区芦笋施氮量的参考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围封、浅耕翻处理对退化天然羊草草甸草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草业与畜牧 》 2009
摘要:在河北沽源张家口农牧交错带研究了围封、浅耕翻改良措施对退化天然羊草草甸草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由放牧相比,围封、浅耕翻处理均可以明显改善草地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土壤总空隙度、>0.2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结构稳定系数,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与浅耕翻处理相比,围封处理对退化羊草草甸草地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最为有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代谢及其调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与小麦株高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
《科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杂交F1的株高一般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其形成的分子机理迄今尚未阐述清楚.本研究以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的16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在田间株高性状杂种优势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赤霉素代谢及其调控相关基因在杂交种与亲本抽穗期穗下第1节中的表达情况,并且与株高杂种优势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杂交组合的株高和第1节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因杂交组合和株高性状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分析发现,第1节与株高的中亲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r=0.56,P<0.05),说明该节对小麦株高杂种优势的形成有重要的贡献.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结果显示,赤霉素代谢及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优势因杂交组合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第1节杂种优势与KS,GA3ox2-1,GA20ox2,GA20ox1D,GA-MYB和GID1-1基因的表达优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GAI和GA2ox-1基因的表达优势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与我们最近提出的小麦株高杂种优势形成的赤霉素分子调控模型相吻合,说明赤霉素代谢及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与株高杂种优势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