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1(t)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克隆

中国水稻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稻品种南粳41中发现了一个黄绿叶自然突变体,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形成了稳定的突变系,命名为ygl11(t),ygl11(t)整个生育期叶片都表现为黄绿色。对苗期、分蘖盛期、齐穗期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ygl11(t)的叶绿素含量是野生型的45.7%~74.7%,叶绿素a含量是野生型的55.2%~87.5%,叶绿素b含量是野生型的12.5%~25.3%,ygl11(t)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是野生型的62.3%~97.0%。ygl11(t)在分蘖盛期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生型,花后10d,ygl11(t)的净光合速率比野生型略低。对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突变体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基粒片层数目减少且严重扭曲变形。遗传分析表明,ygl11(t)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将YGL11(t)初步定位在水稻第10染色体的长臂上,进一步利用新开发的InDel和CAPS标记将YGL11(t)定位在58.1kb的物理距离内。对该区段内存在的开放阅读框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突变体ygl11(t)中编码叶绿素a氧化酶(chlorophyll a oxygenase 1)基因(OsCAO 1)的第9个外显子存在2个碱基缺失,从而导致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初步分析OsCAO1即为YGL11(t)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水稻 黄绿叶突变体 精细定位 基因 OsCAO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稳定表达人TMPRSS2蛋白质悬浮生长MDCK细胞系的构建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构建能稳定表达人Ⅱ型跨膜型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的重组MDCK细胞,并考察该重组细胞株对禽流感H9亚型病毒的增殖能力,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TMPRSS2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 IRES-TMPRSS2。采用25 000线性PEI进行悬浮生长MDCK细胞的转染操作,经两轮G418抗性筛选获得能够稳定表达该蛋白质的重组MDCK-Sus-TMPRSS2细胞。RT-PCR、Western blot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的结果显示,TMPRSS2已在该重组细胞株中正常表达。该重组细胞的悬浮比生长速率达到0.438 d-1;在3 L反应器中,最大细胞密度可达到1 ml6.83×106个。在对6株禽流感H9亚型病毒的连续盲传试验中,经MDCK-Sus-TMPRSS2细胞盲传的子代病毒可以获得较高的血凝效价和半数组织感染滴度。

关键词: MDCK细胞 稳定转染 跨膜型丝氨酸蛋白酶 禽流感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糖玻璃活疫苗制备及其耐热性能的初步研究

畜牧与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蔗糖、胰蛋白胨等成分配伍的耐热保护剂处方T28C-5,对猪繁殖与呼吸终审合征病毒(PRRSV)进行了真空梯度干燥,获得性状为干燥致密的白色泡沫状疫苗。采用扫描电镜对PRRS泡沫疫苗和传统的冻干商品疫苗进行了形貌分析,发现泡沫疫苗呈现糖玻璃样,而冻干疫苗呈现疏松孔道样。DSC测定结果表明,泡沫疫苗具有较高的Tg,为57.45℃。干燥的疫苗在37℃保存4个月,病毒效价损失≤1.0 Lg;25℃保存5个月,病毒滴度损失仍<0.8 Lg;自然环境温度下保存190 d(历尽夏季、秋季、冬季),病毒滴度损失仍<0.6 Lg。将37℃、25℃及4℃下保存3个月的泡沫干燥疫苗免疫20日龄仔猪,免后2周ELISA抗体水平合格且与商品苗趋势相当。试验结果表明泡沫干燥疫苗具有卓越的耐热性能。

关键词: 泡沫干燥 室温保存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对甘薯定向行为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茎线虫主要从地下茎侵入甘薯,了解茎线虫对甘薯的定位机制对茎线虫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沙盘法分析了甘薯茎线虫对甘薯抗、感茎线虫品种郑红22和栗子香不同组织提取物的趋向性。结果表明,郑红22和栗子香等地下茎提取物和根系分泌物均对茎线虫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而2个品种的须根提取物对茎线虫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郑红22和栗子香的胶乳提取物对茎线虫表现出明显的趋避作用,二者的驱避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 根系分泌物 胶乳 趋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狼尾蕨体细胞耐盐突变体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盐胁迫对狼尾蕨体细胞耐盐突变体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选用狼尾蕨体细胞耐盐突变体NY-4、NY-5和NY-6一年生植株为材料,以野生型狼尾蕨( WT)为对照,在1%NaCl胁迫下设置不同处理时间,对供试材料的植株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狼尾蕨生长与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所有突变体植株的植株存活率逐渐降低,盐害指数逐渐增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持续降低,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 NY-6除外),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增高,MDA含量和SOD活性则是先增高后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植株存活率和盐害指数均与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性相关( P<0.05)。研究表明:与野生型植株相比,NY-4和NY-5的耐盐性没有得到显著提高,而NY-6在盐胁迫下植株存活率变化幅度、盐害指数、叶绿素和脯氨酸变化幅度均低于WT,耐盐性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狼尾蕨 叶片 耐盐 体细胞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尖线虫病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干尖线虫病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危害性,通过田间表型观察与室内考种试验,对自然发病状态下的4个常规粳稻品种(系)和粳稻恢复系R161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系)被侵染后的症状存在差异,常规粳稻宁1707、宁1818、镇稻88和南粳9108被侵染后表现"干尖"和"小穗头"症状,粳稻恢复系R161只表现"干尖",不表现"小穗头"症状,且"干尖"的位置不同,分别位于剑叶叶尖,整片剑叶及倒二叶。供试材料被水稻干尖线虫侵染后均能抽穗,但是株高、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R161被干尖线虫侵染后,不同发病部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整片剑叶干枯扭曲的稻穗受影响最大。

关键词: 水稻 水稻干尖线虫 小穗头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豆种质资源对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是危害大豆的最主要病毒病之一,在我国不同地区普遍发生且各地生理小种都有不同。小豆病毒病近年来在各地发生具有加重的趋势,但小豆病毒侵染来源等相关研究不甚清楚。利用大豆花叶病毒流行生理小种对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小豆品种进行接种侵染研究,接种SMV于137份小豆品种,调查发病情况发现50个品种发病,症状包括花叶、矮缩、坏死,说明大豆花叶病毒也可侵染小豆,且大多数症状为花叶,破坏寄主的叶绿体功能。2个SMV株系的发病品种数量无明显差异,说明病毒的侵染范围与病毒的致病力强弱无必然联系,只与寄主的"基因-基因"识别有关。该发现为国内首次相关报道,为小豆病毒病的研究打下了相关基础。

关键词: 小豆 大豆花叶病毒 接种 侵染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及其防控对策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影响动物食品质量安全的众多因素及风险防控不力现状,剖析了影响动物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指出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体系存在问题,进行食品安全防控模式与管理方式探讨。提出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预防胜于治疗"的管理理念;提出只有加强动物卫生风险管理,采用严格的生物安全隔离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科学化水平。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议改变中国食品安全多家监管为统一监管的体制,建立适合国情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制,最大限度降低区域食品安全风险。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动物疫病 监管 预防 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轮纹病原菌及生防菌对梨果实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了解梨果实接种梨轮纹病原菌后的防御机制和生防菌的酶活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不同处理在梨果实上接种梨轮纹病原菌和喷施生防菌,测定其对梨果实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结果]丙二醛(MDA):生防菌处理对MDA含量变化影响不大,轮纹菌处理MDA含量48 h达到高峰值,为10.22 nmol/g,是对照的1.86倍,轮纹菌+生防菌处理MDA含量24 h达到高峰值,为8.92 nmol/g,是对照的1.62倍;超氧物歧化酶(SOD):生防菌处理的SOD酶活值48 h达到高峰,为126.69 U/[g(FW)·min],是对照的1.54倍,轮纹菌与轮纹菌+生防菌处理均在24 h出现活性高峰,酶活值分别为122.10和135.32 U/[g(FW)·min],是对照的1.48和1.65倍;过氧化物酶(POD):生防菌、轮纹菌、轮纹菌+生防菌处理的POD酶活均在24 h达到高峰值,分别为385.34、342.50、290.00 U/[g(FW)·min],为对照的1.83、1.62、1.38倍;过氧化氢酶(CAT):生防菌、轮纹菌、轮纹菌+生防菌处理的CAT酶活在6 h时均达到高峰值,分别为133.33、114.17和113.35 U/[g(FW)·min],为对照的1.33、1.14和1.13倍;多酚氧化酶(PPO):生防菌处理和对照差异不明显,轮纹菌处理酶活高峰出现在12 h,为81.86 U/[g(FW)·min],为对照的1.76倍,轮纹菌+生防菌处理酶活高峰出现在24 h,为70.00U/[g(FW)·min],为对照的1.50倍。[结论]轮纹菌和轮纹菌+生防菌对MDA含量影响较大;轮纹菌及生防菌都能激发SOD酶活性的升高;接种轮纹菌及喷施生防菌都能激发POD酶活性的升高;轮纹菌及生防菌都能激发CAT酶活的升高;单独施用生防菌效果不明显,轮纹菌更能激发PPO酶活性的升高。

关键词: 梨轮纹病原菌 生防菌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徐州甘薯种植区金龟子种类调查及发生趋势初探(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对徐州地区甘薯生长期金龟子发生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金龟子发生规律及气象因子对其发生活动的影响,为甘薯田蛴螬的防治提供借鉴及指导。监测结果表明,徐州甘薯种植区金龟子主要有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阔胫红绒金龟、毛黄褐金龟4种。毛黄褐金龟在甘薯栽插初期已进入发生末期,发生量少;薯蔓并长期正值阔胫红绒金龟、铜绿丽金龟成虫盛发,诱捕数量多;暗黑鳃金龟盛发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中旬,发生周期长,且成虫出土表现出"多—少—多—少"的规律性变化。气象因子对各种金龟子的活动影响差异较大,温暖无风的晴天各种金龟子均活动频繁;阴雨天暗黑鳃金龟、毛黄褐金龟、阔胫红绒金龟3种金龟子基本不活动;铜绿丽金龟阴天成虫诱捕数量甚至高于晴天,雨天则活动较少。

关键词: 甘薯 金龟子 发生规律 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