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芽孢杆菌防治马铃薯主要病害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种业 》 2023
摘要:马铃薯病害长期影响我国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马铃薯病害主要的防控手段为化学防控,但因其带来的"3R"(Resistance,Resurgence,Residue)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生物防治菌剂因其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改善土壤环境等优点,成为目前新兴的一种防控手段.芽孢杆菌作为一种优秀的生防菌,因其获取方便,耐高温、耐盐碱、物美价廉等优点,逐渐被重视.对近几年利用芽孢杆菌防治马铃薯病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探讨,包括马铃薯病害中的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3个方面,通过展望芽孢杆菌的生物防治研究方向,为后续芽孢杆菌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冻融农田氮磷养分流失阻控技术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集成并优化东北冻融农田的养分流失阻控技术模式,通过2019-2020年在东北试验玉米地设置4个处理[平原地秸秆粉碎、深翻还田(T1);平原地无秸秆对照(CK1);坡耕地顺坡改横垄种植,高留茬秸秆归行覆盖(T2);坡耕地顺垄无秸秆对照(CK2)],开展氮磷流失阻控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坡耕地地表径流水的磷流失有发生在冻融时期外,其他各处理的氮磷污染均发生在降雨时期.平原及坡耕地对照流失水土中氮磷量均比秸秆还田处理大,且以氮为主,总氮流失量分别为10.18、7.77 kg/hm2.经过阻控技术处理土壤容重均小于对照,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和孔隙度则大于对照.阻控技术处理后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在平原地比对照分别高9.24%、9.57%、26.99%、42.94%,在坡耕地分别比对照高24.59%、56.07%、67.62%、109.94%,但差异显著程度不同,整体表现为坡耕地改善效果优于平原地.综上,平原地秸秆粉碎、深翻还田技术和坡耕地顺坡改横垄、秸秆归行技术均可以有效阻控冻融农田的氮磷流失,后者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冻融农田 淋溶水 径流水 土壤物理性质 氮磷 养分流失 阻控技术


新发展形势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有效防范
《现代企业 》 2023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市场机制的日趋健全,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其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怎样才能对各类风险展开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用一种合理、切实可行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能够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如面临融资困难、原材料价格波动、偿债压力大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加之疫情影响,行业逐渐呈现出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的垄断格局,国家也在不断推出调控政策,


马铃薯疮痂病危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疮痂病是马铃薯现阶段常见的病害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感病的马铃薯薯块会产生凹陷状或凸起状的病斑,严重的会覆盖整个块茎,整个薯块的外观表型变差,整体品质下降,且不耐储藏,极易发生腐烂.疮痂病已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进度,因此针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研究愈发重要.本文针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病症表现、发病规律、致病机理、防治措施与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马铃薯抗疮痂病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优质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克春151350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23
摘要:克春15135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春小麦课题组利用矮败轮回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春性晚熟品种,苗期抗旱、后期耐湿,中强筋,对秆锈病免疫,赤霉病、根腐病发病轻,产量表现突出.于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本文作者总结了该品种的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对其关键栽培技术等作了简要介绍.


烟酸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绵羊精子低温保存效果
《畜牧兽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保存可有效延长精子体外保存时间,提高精液利用效率。但是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下会造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持续累积,诱发精子氧化应激,降低质膜完整性,造成精子活力下降。旨在研究绵羊精子4℃保存条件下,稀释液添加不同浓度烟酸(nicotinic acid, NA)对精子的保存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采集健康的成年德国美利奴种公羊精液(n=6),以基础稀释液中添加5、10、20 mmol·L-1 NA为保护剂,拟阐明NA对绵羊精子的保护作用。通过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活力、运动性能,精子低渗膨胀试验检测质膜完整性,荧光染色检测精子中ROS水平、线粒体功能,试剂盒检测H2O2含量、抗氧化因子活性水平及ATP水平。结果表明:与10%BSA对照组相比较,添加NA处理后精子的存活时间可延长至120 h,其中10 mmol·L-1 NA NA处理后第72小时精子活力仍可达到70%以上;在NA处理后24~72 h时,绵羊精子可保持更高的活力、运动性能与及质膜完整性(P<0.05),而且降低了精子中的ROS水平(P<0.05)。在NA处理后第72小时,精子中H2O2含量显著低于10%BSA对照组(P<0.05),而精子中抗氧化因子(CAT、GSH-PX、T-SOD、T-AOC)活性水平、线粒体功能以及ATP水平均显著优于10%BSA对照组(P<0.05)。综上,在4℃保存条件下,绵羊精液低温稀释液中添加NA,可提高精子的活力、运动性能、质膜完整性和抗氧化能力,并改善精子线粒体功能和ATP生成,有效提升绵羊精子低温保存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