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
《华北农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个不同来源的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组成4×8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抽穗期、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以及F1优势表现。结果表明,杂种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用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可预测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较强的不育系是91-32s,恢复系是C8420、9022和92016等,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是91-32S/C8420和91-32S/92016分别比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冀梗8号增产56.57%和51.81%。
关键词: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配合力,优势


加快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 1997
摘要:文章结合农业科研单位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实践,阐述了河北省农科 院近年来跨世纪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建立有利于跨世纪 人才成长机制的思路。


大豆早熟高产育种主要性状的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1997
摘要: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的长短,不仅取决于开花早晚,而且受花荚期长短的明显影响。生殖生长期间,各品种不同发育过程的重叠期长短也不相同。分析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提出大豆早熟与高产结合的育种途径
关键词: 大豆;生育期;早熟;育种


村级生态工程发展规划与建设——以马庄村为例
《生态农业研究 》 1997
摘要: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村发展村级生态经济模式为例,阐述了在河北平原区切实制定农村生态工程发展规划。实施以设施园艺为核心、林果草畜相配套的村级生态工程。是建设集约高效设施农生、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玉米小斑病菌CI小种侵染特征的病理指标比较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摘要:试验选用11套同核异质材料,采用田间鉴定与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寄主细胞、组织、个体、群体对CI小种的不同反映,分别对HMCI毒素对玉米根冠细胞致死率、针刺病斑长度、幼根生长抑制率、乳熟期病斑长度和面积、接种20d及乳熟期病情指数7个病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与筛选。结果表明:(1)乳熟期病斑面积可以作为测定寄主对CI小种抗性的单一病理指标;(2)确定了综合评价寄主对CI小种及其毒素综合抗性的3个主成分参数;(3)HMCI毒素对玉米根冠细胞致死率可以作为鉴定毒素活性强弱和鉴别新玉米雄性不育胞质类别的病理指标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I小种;病理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