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谷子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在土壤中分布的动态模拟
《华北农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两个谷子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系取样,研究了其根重、根长在土壤中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谷子平均根深在130cm左右,0~20cm土层中根系表面积占总根系表面积的80%以上;谷子早期生成的次生根一般向土壤深层生长,而后期生成的根系扎得较浅,也是谷子中后期生长的主要根群。根据测定结果,建立了谷子根系生长的动态模型。
关键词: 谷子,根系,模拟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专家技术服务团成员简介(续一)
《河北农业科技 》 1997
摘要:李玉荣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女,1956年4月出生。从事芝麻、花生育种与栽培工作。主持或参加培育出芝麻、花生新品种2个。新品系3个(正在参加省或地区区域试验)。芝麻新品种冀芝3号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新技术获国家发明4等奖。撰写论文10余篇。通过报刊杂志,向社会提供优良品种信息、高产栽培技术。 可提供芝麻、花生新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分胁迫对玉米幼叶质膜ATPase活性影响及其与钙调素和渗透调节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0.5MPaPEG-6000胁迫24h明显刺激三叶期玉米幼苗,第三叶质膜ATPase活性提高,并且Vmax增加近一倍,而Km值却降低;水分胁迫下渗透调节因子脯氨酸累积,K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渗透调节的起动与质膜ATPase活性上升可能无直接关系。实验也表明质膜ATPase活性被三氟拉嗪(TFP)促进而受钙调素抑制,由此推断质膜ATPase在钙调素参与的磷酸化后活性降低。


40.7%乐斯本乳油防治苹果桃小食心虫药效试验
《河北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n)属鳞翅目,果蛀蛾科,是苹果、枣树的重要害虫。历史上,桃小食心虫曾给北方果区造成严重损失。而今,对桃小的防治进入了综合防治的新阶段。从生态环境保护和控制桃小本身抗药性出发,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仍不失为一个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其中 1995年的“40.7%乐斯本乳油防治苹果桃小食心虫药效试验”防治效果及综合效益较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连续沟施多效唑对苹果新梢的控长效果
《河北果树 》 1997
摘要:通过田间3年的连续观测,认为pH值在8左右的粘性土壤中,连续施用2年多效唑后,第3年的控梢效果极显著,不但抑制了秋梢的萌发率,而且新梢的年生长量比对照低50%~70%。
关键词: 苹果;新梢;生长;多效唑


河北省小麦品种抗锈性鉴定及利用
《华北农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河北省小麦品种抗锈性鉴定及利用IdentificationandApplicationofRustResistanceofWheatVarietiesinHebeiProvince小麦锈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有的年份曾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是值得...


低酚棉籽仁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 》 1997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9个低酚棉品种中棉籽仁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为58.90%~64.88%。与普通棉籽仁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两者脂肪酸组成一致,但低酚棉的亚油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普通棉
关键词: 气相色谱,低酚棉,脂肪酸


核果类果树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研究
《中国果树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1996和1997年春天,利用PAS—ELISA检测方法,对昌黎等地区19个品种262株桃树,3个品种42株李树和3个品种14株甜樱桃树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桃树总感染株率高达60.3%;李树和甜樱桃的感染率分别为71.4%和47.1%。不同品种之间感染株率存在着明显差异。
关键词: 桃,李,樱桃,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检测


河北省大豆资源籽粒性状分析与利用评价
《河北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862份大豆品种资源分析,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96%,脂肪平均含量为17.51%,夏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于春大豆,脂肪含量低于春大豆。籽粒以黄种皮、褐脐、椭圆形、中小粒种为主。黄种皮、褐脐、椭圆粒、大粒品种蛋白质含量高;青豆、浅脐、圆粒、极大和特大粒品种脂肪含量较高。在分析基础上对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与后代选择进行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