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襄樊市小麦品种现状及发展浅见

湖北农业科学 1989

摘要:襄樊市是我省小麦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小麦基地。常年小麦种植面积500万亩上下,占全省小麦面积四分之一,总产量14.5亿公斤左右,而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强。其小麦产量的丰歉对全省夏粮产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建国以来,襄樊市小麦生产发展很快,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迅速增长,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断地应用推广小麦新良种。四十年来小麦品种大体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更换:第一次是50年代至60年代 推广了以南大2419为主的小麦新品种(还有金大2905、碧蚂1号、襄麦4号等品种),更换了解放初期的蚰子麦、红芒麦等古老的低产的农家品种,从而使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光敏感核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Ⅰ.光敏感核不育基因导入籼稻的效果

杂交水稻 1989

摘要:从1982年开始,以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原始株农垦58S为PGMS基因的供体,用不同的籼稻品种进行单交、复交或回交。研究了PGMS基因导入籼稻背景的效果,单交F2的入选频率为0.0064%,回交或复交F2的入选频率为0.0155%。通过定向选择和育性鉴定,已从复交后代选育出W6154S、W7415S、W6184S、W6111S和W6434S等釉型光敏感核不育系。其农艺性状一致,育性稳定, PGMS基因在武汉自然光温条件下能完全表达。 发现在 7日 10 日左右和 9月10日左右有两个育性转换期。这一发现扩大了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应用价值和范围。已育成的不育系属于长江流域的早稻和中稻。

关键词: 籼稻 光敏感核不育基因 导入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角莲野生转家种栽培技术

中药材 1989

摘要:本文报道了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hce)M.Chcng在鄂西野生转家种的栽培技术,为开发利用这一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母猪猪瘟病毒带毒综合征

湖北畜牧兽医 1989

摘要:近几年来,猪瘟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零星散发、病情缓慢、延续时间长、死亡率低的非典型经过多;幼龄哺乳仔猪发病死亡多:成年猪的母猪有易感性但完全不表现临床症状的亚临床感染多;猪瘟病毒(HCV)引起母猪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流产综合征)多等。有些自然毒株复归猪发病不典型,甚至接种8周龄SPF猪也不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间人工草地的建植与利用

湖北畜牧兽医 1989

摘要:我国南方水热条件好,森林面积大,资源丰富。但许多山区森林管理粗放,过渡砍伐,林木稀疏,生长缓慢,材积产量很低,林下杂草灌木生长繁茂,经济效益甚微。若对这些山区林地加以改良,建立人工草地发展畜牧业,则土地生产潜力便可能逐渐挖掘出来。林木的长期效益与草地的短期效益相结合,以短养长,林牧互益,既可提高土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不同类型覆盖物育苗效果的观察

湖北农业科学 1989

摘要:在我省棉花营养钵弓架育苗中,主要是用农膜(厚0.05毫米),间或用地膜(厚0.015毫米)覆盖育苗,新近有关部门从日本尤尼吉可公司引进无纺织布类型的丰收布(R)(商品代号为20507)、美力斯(R)(商品代号为20207),试图用于棉花苗床覆盖育苗。本试验采用不同覆盖物育苗,比较鉴定其覆盖后苗床的温湿效果及其生物效应,以筛选出经济有效的苗床覆盖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的矿物质饲料利用和对策

湖北畜牧兽医 1989

摘要:矿物质饲料添加剂是保证配合饲料质量的核心成分之一。它具有饲效明显、成本低、效益高和原科易得等特点,而广为养猪生产应用。本文针对我省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合理刊用矿物质饲料,提出一些浅见,以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农大3号大麦不同播期叶蘖生长特性及其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1989

摘要:浙农大3号大麦是浙江农业大学选育的大麦新品种,1986年秋引进我省,经两年品比、两年全国区试(武昌点),平均亩产314.5公斤,比早熟3号增产12.7%,比“82—1”增产9.2%。1989年夏收,宜城县雷河和新街乡种植300亩,平均亩产301.4公斤,高产田块达354.5公斤。该品种目前正在我省扩大种植。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的生长特性,为合理栽培提供依据,我们做了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在武汉地区结实问题的初步研究

湖北畜牧兽医 1989

摘要:从48个品种中筛选出61个品种进行留种试验表明:苜蓿在武汉地区能够正常开花结实,种子产量在20公斤/亩左右,最高的达23.0公斤/亩;种子千粒重为1.6—2.0克,发芽率为56—74%,均属正常。文章同时对武汉地区影响苜蓿种子生产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提出在武汉地区苜蓿种子生产中宜选择早熟品种和适当稀播的原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静脉注射的复合麻醉术

湖北农业科学 1989

摘要:猪静脉内复合麻醉术是将安定药、催眠药、肌松药及镇痛药等多种药物合并成一种复合剂,进行静脉注射麻醉。从面达到提高麻醉效果和增加安全的目的。实践证明,运用此技术,对猪的剖腹产、胃切除、肠吻合术、子宫全切、阉割等大手术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现将我们多年来常用的三种麻醉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1、水合氯醛硫酸镁 此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随剂量大小而不同,可以产生镇静、催眠和麻醉作用。在临床上常作为马、牛、猪的全身麻醉药,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