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贵州地方旱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种子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原产于贵州的765份地方旱稻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32个主要形态学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粳型旱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1. 157 )大于籼型旱稻(1. 123);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文字类描述性状。其中文字类描述性状多样性指数在0. 353 ~1. 620之间;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却在1. 324~2. 243,贵州旱稻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贵州旱稻 多样性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唑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农药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杂环化合物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噻唑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尤其噻唑基团引入到各种不同的化合物结构中,通过结构修饰能产生一系列具有广谱生物活性化合物,使得它在新型超高效农药创制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杀虫方面对噻唑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该类化合物的一些生物活性研究方面的工作,简述了不同取代基团对噻唑类衍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并对它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噻唑 农药 生物活性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树犀牛甲虫聚集信息素的简易合成

贵州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雄性椰树犀牛甲虫分泌一种特别的化合物———4-甲基-正辛烷酸乙酯(C),它是一种聚集信息素,合成这种信息素包括3步反应;合成2-甲基已烯-3-醇(A)收率为85%,合成4反-甲基-正辛烷烯酸乙脂(B)收率为84%,合成4-甲基-正辛烷酸乙脂(C)收率为99.8%。

关键词: 椰树犀牛甲虫 聚集信息素 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 2005

摘要: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优质水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选用 11个引物对 19个来自贵州的优质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1个引物共扩增出 159个RAPD标记位点,其中有 133(84% )个位点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建立了这些材料的亲缘关系树,表明,选用的水稻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 0. 12~0. 36,其中地方品种资源被聚为两个类群,但它们与改良的水稻材料 (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和两系 )之间亲缘关系都较近,遗传差异较小。

关键词: RAPD 水稻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农业科学》全文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贵州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通过对《贵州农业科学》自创刊以来的知识文献信息进行分析,利用TRS全文数据库平台建立了其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并着重对元数据、数字化技术、建设方案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技术思想对相应的系统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全文数据库 检索系统 系统设计 贵州农业科学 数字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地方稻种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概述

贵州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贵州稻种遗传资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在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1)陆续收集并整理、编目的地方稻种达5 667份,大部分已分别于不同时期送国家种质库作长期保存,系统完成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矮秆、大穗、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冷、旱)和功能型等特性突出的优异种质;(2)贵州地方稻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环境对品种的选择和品种对环境适应双向作用的同化产物,尤其在贵州高原的低温、高湿、寡照生境下形成的禾类和旱稻等种质,在耐逆(包括冷、烂、锈等不良土壤因子)等特性上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3)开展了地方稻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源、非sd1基因新矮源、双(多)胚等有利基因资源的鉴定和筛选;(4)概述了立足贵州省情的稻种资源保存途径,建立了以高原异生境繁种为基础、国家种质库为保障的遗传资源保存保护工作体系。对目前贵州稻种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的重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稻(OryzasativaL.)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保存 评价 利用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种子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种质资源是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种质保存是指以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使个体中所含的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和高活性,能通过繁殖将遗传特性传递下去。目前最常用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有:种子保存、植株保存、离体保存等。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种子保存 植株保存 离体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46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同恢渗粳”法,将极耐寒的贵州地方高原粳“赫章小黄谷”的耐寒基因导入同质恢复材料373CF6后,通过多次复合杂交,并定向选择,选育出耐寒同质恢复系R467,进而配组育成耐寒的金优467等新组合。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方法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选育 耐寒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进行精准农业应用研究的探讨

贵州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通过对精准农业技术的总结,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提出贵州进行精准农业研究和发展的意义,着重对贵州发展精准农业的模式、阶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贵州省精准农业技术当前应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精准农业 应用模式 发展阶段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