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测定土壤中重金属Pb、Cd、Cu、Zn、Ni前处理方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摘要: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Zn、Ni,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Pb、Cd。结果显示, 消化方法、消化蒸干与不蒸干对测定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其中王水+HClO4 消化法体系温度对Pb的回收率影响极大; HNO3 +HClO4 +HF常压消化法和HNO3 +HClO4 +HF密闭容器压力消化法均需用聚四氟乙烯烧杯,由于不透明,不易观测消化过程,很容易出现蒸干现象,影响测定结果。


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实质——个体遗传力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分析了一般配合力的遗传意义,提出一般配合力在实质上就是个体遗传力,并论述了个体遗传力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Ⅳ)——制种高产栽培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油菜品种黔油12号制种产量与行比(母本群体)、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定量关系,分析四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建立数学模型、明确不同制种产量水平下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四因素对制种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行比(母本群体) >钾肥。制种产量达到50kg/667m2 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x1 (行比)1∶7,x2 (纯氮) 14. 10 ~15. 20kg/667m2, x3 (速效磷) 7. 02 ~7. 86kg/667m2,x4 (速效钾) 6. 07 ~7. 01kg/667m2;制种产量达到60kg/667m2 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 x1 (行比) 1∶(7 ~8),x2 (纯氮) 14. 92 ~16. 08kg/667m2, x3 (速效磷) 7. 59 ~8. 51kg/667m2,x4 (速效钾)6. 63~7. 69kg/667m2。
关键词: 黔油12号 油菜 隐性核不育 杂交种 制种栽培模式


杂交水稻K优267和两优363播期与密度强化栽培(SRI)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采用水稻强化栽培方法,对K优267、两优363和对照汕优晚3在2个播种期和3种密度处理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其产量、分蘖、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表现。结果:K优267、两优363和对照汕优晚3在4月17日播种,26.7 cm×26.7 cm密度栽插的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761.5 kg/667m2、580.3 kg/667m2和608.6 kg/667m2。根据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与生产实际,讨论了K优267和两优363强化栽培技术和示范推广应用问题。
关键词: 杂交水稻 K优267 两优363 密度 播期 强化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