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麦田生态系统中的水肥时空关系与调控途径

生态农业研究 1995

摘要:贾树龙,孟春香,唐玉霞,刘春田:麦田生态系统中的水肥时空关系与调控途径,《生态农业研究》,3(3)1995:62—66 本研究表明,小麦对水分的消耗和养分的吸收不是同步的;拔节—抽穗期是小麦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该期的水分状况对产量和肥效的影响最大,返青—拔节期是对水分最不敏感的时期。麦田灌水量直接影响肥料氮在土体中的淋洗深度,进而影响到其肥效的发挥与损失量,因而控制灌水量是减少水源浪费与肥料损失、提高肥效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以冬施肥为核心的缺水麦田水肥调控途径。

关键词: 麦田生态系统 水肥时空关系 水肥调控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蜡蝉科一新种(同翅目:蜡蝉总科)

华北农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在从事中国蜡蝉总科区系研究中,发现中国蜡蝉科一新种,即海南梵蜡蝉──AphaenahainanensisWang新种;该种隶属于蜡蝉总科(Fulgoroidea),蜡蝉科(Fulgoridae),梵蜡蝉属(Aphaena),附有特征图。蜡蝉总科的成若虫大都是林木、果树及农作物的重要害虫,故对其研究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该种模式标本保存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新种,模式标本,海南梵蜡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品种资源短枝比率与节间长度性状的动态聚类分析

华北农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对110个苹果栽培品种的分析结果表明,短枝比率、节间长度和荫芽数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品种间差异,短枝比率与节间长度是二个独立性状,无显著相关性,短枝比率的决定性状是萌芽数.以绝对距离对各性状分别进行动态聚类分析,分别划分为短节间、中节间、长节间,多短枝、中多短枝、少短枝,高萌芽、较高萌芽、较低萌芽、低萌芽等类型.短枝型品种与原品种及其它普通型品种相比,有的属于短节间类型,有的属多短枝类型,但短枝型品种并非全部是短节间、多短枝、高萌芽类型而短枝多、萌芽数多、节间短的品种亦不一定是短枝型.

关键词: 品种资源 聚类分析 苹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腐酸对小麦的生理作用及在节水栽培上的应用

腐植酸 1995

摘要:通过多年试验,研究黄腐酸对小麦的生理作用及在节水栽培上的应用。试验证明,冬小麦叶面喷施,可以缩小叶片气孔开张度、抑制叶片蒸腾、提高叶片保水能力,维持较高土壤水含量,使植株在水分逆境条件下保持较高水势,增强根系活力,保持上部叶片较长的功能期和较高的光合能力,为籽粒灌浆打下基础。研究证明FA的生理活性有效期可达20天左右,突破了以往认为只有12天的观点。不同品种对FA叶面喷施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以后期抗逆性强、落黄好的品种应用效果更好。叶面喷施以在旱地或限水灌溉条件下增产效果较好,亩增小麦一般30公斤/亩(10%)以上,而且在限水条件下,可以达到节约20~30方/亩水的效果。主要原因是促进籽粒物质积累增加千粒重而节水增产。拌种或FA溶液培养均能促进种子吸水,强化物质向根芽的运转,从而缩短出苗所需时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分檗能力、增加光合面积,培育壮苗为后期籽粒生产奠定良好营养基础,增粒增重而增产。这些生理作用研究为首次报道。增产一般20公斤/亩以上,以耐旱品种应用效果更好。研究提出了FA应用技术,并明确了FA在小麦上拌种应用20克/10公斤种即可获得明显效果,比以往提出的40克用量可节约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对小麦幼苗SOD活性和CaM水平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引起小麦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高,钙调素(CaM)水平下降。萎蔫的幼苗复水4天后,SOD活性和MDA含量又下降,恢复到对照水平,而CaM含量急剧上升且高于对照。研究还表明,SOD可能不受CaM的调节。同时对SOD活力测定计算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干旱,小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钙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果粮间作的主要模式

中国农学通报 1995

摘要:为缓解土地利用上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几种果粮间作模式的试验研究,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综合经济效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效果,并已逐步推广。现简介如下。 1 梨、粮问作 河北的梨(鸭梨、雪花梨为主)以产量高、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锻炼对小麦叶片细胞膜及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34℃ 1—5天的热锻炼提高了小麦叶片的膜稳定性、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耐热品种提高程度大大高于热敏感品种。同时热锻炼降低了小麦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但提高了蛋白质的稳定性。34℃热锻炼后小麦叶片在50℃高温伤害处理过程中,耐热品种比热敏感品种保持有较高的SOD酶活性和较低的膜伤害(即高的膜稳定性)。可以认为,高温引起膜伤害是一个自由基伤害的过程,而SOD酶、CAT酶活性提高对膜的稳定性提高起了一定作用。

关键词: 小麦 热锻炼 膜稳定性 超氧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地雪花梨丰产树相指标研究

河北果树 1995

摘要:沙地雪花梨丰产树相指标研究陈景顺,闫庚,陈湖,邢永才,张新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066600)雪花梨是冀东沙地近年发展的主栽品种之一,适应性强,果实个大甜脆,品质优良,丰产,经济效益高。由于是雪花梨的发展新区,尚缺适于冀东沙地的丰产树相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推迟春季首次灌水后不同品种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华北农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3年研究表明,即使两年度均为小麦生育期降水较少年份,且冬、春降水很少,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首次灌水推迟至拔节期或稍后10日左右,小麦仍可获得高产,并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减少供水75mm情况下,仍可维持高产而水分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随着首次灌水推迟,水分利用总量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却因产量和水分利用而协调变化。品种对首次灌水推迟的反应不同:高产中早熟和前期对水分胁迫适应性强的品种更适于高产节水栽培,可将春季首次灌水推迟至拔节后挑旗前;晚熟大穗大粒型品种不宜推迟春季首次灌水,以免减产。

关键词: 冬小麦,供水时间,品种,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出口用鸟饲谷冀特4号

作物品种资源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出口用鸟饲谷冀特4号鸟饲谷冀特4号原名高3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用小黄谷作母本日本60日作父本杂交育成。1994年3月由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91~1993年生产示范,连年获500千克左右的高产记录。如1991年南宫市路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