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猪种IGFBP3基因内含子2、3多态性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对滇南小耳猪、大白猪、梅山猪、香猪、海南五指山猪封闭群、近交系、海南黑猪系(临高猪,屯昌猪)等8个猪种的IGFBP3基因内含子1、2、3的SNP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五指山猪3个生长阶段体质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内含子2、3的PCR片断表现有多态性,且出现3种基因型。随后的测序结果表明,它们都在相应的区域存在着SNP变异;内含子3在地方猪种大多表现BB基因型和以B等位基因为主,尤其是小型猪;内含子2在中外不同猪种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则不存在品种的特异性,在地方猪种和外来猪种的分布规律不明显。群体遗传多态性检测显示8个猪种在这2个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0.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种资资源对相似穿孔线虫的抗性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初步筛选出抗相似穿孔线虫的香蕉品种。[方法]通过在温室中采用盆栽接种方法,分别测定了13个香蕉种资资源对相似穿孔线虫种群1和种群2的抗病性。[结果]接种种群1的处理中,云南粉蕉属高抗品种,皇帝蕉(AA)属抗病品种,有7个品种表现中抗;接种种群2的处理中,没有高抗或抗病品种,有9个香蕉品种表现中抗,巴西蕉(AAA)为高感品种。[结论]试验结果为寻找抗相似穿孔线虫的香蕉品种或基因奠定了基础。


象耳豆根结线虫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根结线虫之一,它有非常广泛的寄主范围,并能克服Mi基因。因其重要性,其分子诊断技术近年来不断得到发展,其主要的分子诊断技术有直接PCR、RFLP、RAPD、LAMP及SCAR等。本文对几种主要诊断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海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经济林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海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海南省的油茶栽培历史、近年发展情况及油茶经营与加工利用现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具有悠久的油茶栽培历史,近10年来种植面积呈快速扩大趋势;海南茶籽油生产模式以分散式、家庭小作坊式为主,集中分布于海口、琼海、定安、澄迈和屯昌,约有49个加工点,但加工技术落后,没有精加工和综合利用;海南本地油茶籽油的价格昂贵,以自产自销为主。分析认为,受市场因素影响,近年来海南油茶种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沿用传统技术,加工点自发分布,栽培、加工技术均落后,还缺少相应的科技支撑,海南油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
关键词: 油茶 产业发展 栽培历史与现状 加工与经营现状 海南省


菠萝蜜蒂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中国南方果树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海南省菠萝蜜病害调查过程中,发现菠萝蜜发病严重,症状表现为果柄表皮呈水浸状腐烂但不脱落,有时能看到明显白色霉层,后逐渐向果实部位蔓延,果蒂逐渐变褐色,在田间,常可发现感染该病的病果果蒂脱水干枯而悬挂于树枝上,这与已经报道的可可球色单隔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引起木菠萝球二孢叶斑病及果腐病明显不同,故命名为蒂腐病。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该病样中分离出菌株,经柯赫法则验证后,通过形态学鉴定、ITS、GAPDH、ACT、CHS-1和TuB-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菠萝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类群中的Colletotrichum siamense。
关键词: 菠萝蜜 蒂腐病 病原菌鉴定 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siamense


象耳豆根结线虫对7个品种番茄生长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对番茄品种的最低接种数量,以及接种量对7个番茄品种致病力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大棚盆栽番茄,将孵化的象耳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悬浮液制成10个不同浓度,通过灌根的方法将悬浮液接种至番茄根部,60 d后,测定番茄植株高度、地上部分鲜质量、根结数量、卵块数量和根内幼虫总数量,比较致病力差异.【结果和结论】象耳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最低接种量为0.08条·cm-3,与其他不同种类的根结线虫相比,具有更强的致病力.象耳豆根结线虫强致病力对番茄抗性和易感病品种均造成严重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