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鹿蹄草属内生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生真菌对鹿蹄草的生长、抗逆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1株鹿蹄草内生真菌R25(Nectriasp.)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报道,旨在为该菌株在鹿蹄草等园林绿化植物引种驯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发现:R25在培养的1~2天生长缓慢,3~10天生长迅速,11天后生长趋于稳定。该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能10~生2长5℃,,但最黑适暗生对长生温长度更为有20利℃;;该在菌pH株4能.0利~8用.0多之种间碳均、能氮生源长,,其最中适最生适长碳p、H氮为源5分.0~别6.为0;葡在萄各糖光、照硝条酸件钾下,且均在OMA培养基中产孢能力最强。

关键词: 鹿蹄草属 内生真菌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粒形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Nipponbare(粳)/Kasalath(籼)//Nipponbare(粳)的98个BC1F5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对应的包含245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在日本筑波和中国沈阳对水稻粒形相关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厚)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分析。共检测到16个控制粒形相关性状的QTL,包括在日本筑波检测到的13个QTL和在中国沈阳检测到的9个QTL。它们分布在第1,2,3,5,6,9,10和12号染色体上,其中有6个QTL在2个环境下被同时检测到,分别是控制粒长的qSL3-1和qSL12;控制粒宽的qSW5;控制粒厚的qST3、qST5和qST6-1。这些QTL为粒形相关性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相对稳定遗传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其余的在特定环境下表达的QTL也反映了粒形相关性状遗传的复杂性。

关键词: 水稻 粒长 粒宽 粒厚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议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叙述了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在资金预算、经费使用范围及经费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提出了新时期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人员要加强理财观念,树立商品意识和市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使项目管理更加灵活、科学准确,为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保驾护航。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财务管理 更新 理财理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探讨

农业科技管理 2011

摘要:文章阐述了当前我国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开展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应有明确的政策目标、探索先进的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等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风险 主要问题 基本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区域特色农村经济模式及大区域农村经济合作体制建立构想探究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摘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逐渐重视,农业、农村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解决当前城乡发展两极分化,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当前某些特色农村示范点的成功中提出构想,建立小区域特色农村经济模式及大区域农村经济合作体制。

关键词: 区域 农村经济 经济合作体制 特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我国目前农业新闻报道的新变化

吉林农业 2011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传播活动一直贯穿在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农业新闻传播活动作为农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新闻传播团队日趋壮大、成熟、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进步,不仅在农业传播体系上更加完善,在传播效果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国目前的农业新闻传播,已经告别了从前农业新闻题材单一、陈旧,难以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时代。文章以传播的过程为线索简要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业新闻报道的新变化,如何立足农业、面向农村,为农业新闻报道注入更广泛的吸引力和鲜活的生命力。

关键词: 农业新闻报道 发生层 传播层 接受层 作用层 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议当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现代商业 2011

摘要:随着我国各项相关会计制度的陆续颁布,会计制度在企业的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规范和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会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并且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很多与发生的实际经济事件不符的情况,违背了会计的真实性、及时性、谨慎性等原则。另外有很多会计报表不能及时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这些都可能影响决策者对未来企业规划的走向,因此会计制度应尽快加以完善。本文就对当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当前会计制度 存在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贵州采集了752份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和疑似样品,应用DAS-ELISA方法进行检测。主要筛查6种病毒:PVX、PVY、PVS、PLRV、PVM、PVA。结果显示:270份样品检测到病毒,总体上,PVY的检出率最高,PVS次之,33份样品是由多种病毒混合侵染造成的,田间PVY+PLRV混合侵染率最高,PVS+PVY次之。试管苗PVS病毒发生较多,原原种和大田种薯PVY病毒发生比例最高。

关键词: 马铃薯病毒 普查 DAS-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杂交粳稻栽培试验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哈尔滨生态区域对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分中心提供的9个杂交粳稻材料进行栽培试验。通过杂交粳稻的物候期、生长发育调查、室内考种及测产等初步认定:杂交粳稻在寒冷地区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与当地普通水稻品种相比杂交粳稻返青早,分蘖能力强,穗粒数多,库容量大,在本年度没有遇低温情况下,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接近30%。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长x4>千粒重x8>株高x1>活动积温x3>穗数x7>结实率x6>根干重x2>粒数x5,说明提高杂交粳稻产量首先应该考虑大穗,其次是增加粒重,而株数对产量效应较小。在育种上,需要加强大穗的选择;栽培上,要注意种子的适应区,采取提高温度促进杂交粳稻发育的措施。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杂交粳稻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高寒地区外引骨干大豆品种资源筛选与综合性状评价

中国西部科技 2011

摘要:2009~2011年在黑河地区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对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三省8份骨干大豆品种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评价。通过对熟期、病虫害品质、产量比较。鉴定出适合黑河地区种植的品种4份,适合第四及四五过渡带的品种为东农49号、东农48号、登科1号、登科3号。这些品种的筛选为高纬寒地大豆科研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纬寒地 骨干大豆品种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