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摘要:介绍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选育经过。该品种株型直立,株高39 cm,主茎数2~3条,块茎椭圆形,薯皮、薯肉均为淡黄色,单株结薯6个,干物质含量17.74%,食味品质优。生育期87 d,平均鲜薯产量28 089.4 kg.hm-2,比对照紫花851增产6.74%。配套栽培技术上应采取适当催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获等技术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闽薯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姬松茸J_3与原菌株J_1子实体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姬松茸J3子实体油与原菌株J1子实体油中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姬松茸J3与原菌株J1脂肪酸GC指纹图谱极为相似,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姬松茸J3子实体油中亚油酸占74.0%、不饱和脂肪酸占74.7%;而生产上用原菌株J1子实体油中亚油酸占71.3%、不饱和脂肪酸占72.1%.表明姬松茸J3与原菌株J1的子实体油具有同样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 姬松茸 子实体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淡紫拟青霉NH-PL-03菌株培养特性及毒力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试验测定了淡紫拟青霉NH-PL-03菌株在不同温度条件(15~35℃)下培养过程中生长特性(OD值、pH值、菌丝干重、孢子量、基质消耗)的变化趋势及对线虫的致死率,系统研究温度对淡紫拟青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不仅影响菌体的生长,且影响次生代谢物的毒力。在15~30℃范围内,菌体生长、孢子生成及基质消耗(C、N)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5℃为菌体生长的最合适温度,培养第5d进入快速增长期,第9d菌丝干重达到1.08g,第10d菌液孢子量达到401.2万个/mL;30℃时总体毒力最高,第7d培养液对茎线虫的致死率达到64.60%,其次是25℃和20℃,最高致死率分别达到56.17%和37.21%;15℃最高致死率仅为24.71%。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上升有利于毒力产物生成。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温度 菌丝干重 孢子量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感福建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疑似猪流感(SIV)病猪的鼻拭子尿囊腔接种10日龄SPF鸡胚,72 h后致死鸡胚.取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分离物能使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红细胞发生凝集;取尿囊液接种鸭胚、鹅胚,48 h后即致死鸭胚、鹅胚;取尿囊液接种鸡、鸭、鹅胚等成纤维原代细胞和Vero、PK、BHK、MA-104等传代细胞,发现病毒能使成纤维细胞、Vero出现变圆、皱缩、脱落等病变;尽管PK、BHK21、MA-104等细胞接种后不出现病变,但培养上清能凝集鸡红细胞;亚型鉴定该株病毒属猪流感病毒H1N1.进行病毒对BALB/C小鼠、信鸽、8周龄仔猪的回归试验,发现该株流感病毒能使信鸽和8周龄仔猪发病;BALB/C小鼠接种病毒后临床上不表现症状,但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

关键词: 猪流感 福建分离毒株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呼肠孤病毒弱毒株选育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摘要:应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交替传代选育出适应CEF繁殖的番鸭呼肠孤病毒弱毒疫苗株。该弱毒株已失去对1日龄雏番鸭的致病性,对CEF的TCID50稳定在10-5~10-5.5;在雏番鸭体内连续盲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现象;1日龄雏番鸭免疫不同代次弱毒后7 d攻击番鸭呼肠孤病毒强毒,保护率均在88%以上,且不同代次弱毒的外源病毒检验结果均为阴性。上述结果表明该弱毒株无外源病毒污染、安全性好、遗传性稳定、免疫原性强,可用于制备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弱毒株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枯雷尔氏菌在植株体内分布及其致病力的异质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青枯雷尔氏菌在不同寄主发病植株、在同一寄主不同侵染状态植株和同一寄主不同发病阶段植株体内分布及其致病力的异质性,从生态位角度来初步探讨该病原菌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田间采样,室内测定样本的含菌量及其病原菌的致病性(弱化指数),统计分析比较青枯雷尔氏菌在寄主植株体内的分布和致病力的异质性。【结果】番茄和茄子病株体内青枯雷尔氏菌的平均含菌量>100×108cfu/g,显著高于烟草、花生和生姜(<70×108cfu/g)。青枯雷尔氏菌的分布在番茄体内依次为根部>中部以上茎>中部以下茎;茄子和花生从根到上部茎依次含菌量逐渐降低;烟草根部和中部茎的含菌量显著高于下部和上部茎;生姜下部茎的含菌量显著高于姜块和中上部茎。不同寄主植物植株体内青枯雷尔氏菌的致病性差异显著,根据弱化指数的划分标准,平均弱化指数的大小依次为茄子>烟草>花生>番茄>生姜;生姜体内的青枯雷尔氏菌的平均弱化指数为0.49(<0.60),明显表现为强致病力,茄子体内的为0.80,接近于无致病力,烟草、花生和番茄为0.64~0.70,属于致病力不确定的菌株。茄子、生姜和花生的健康和发病植株检测的结果表明,仅有花生的健康与发病植株同时存在着青枯雷尔氏菌,而茄子和生姜健株无青枯雷尔氏菌侵染。【结论】青枯雷尔氏菌在不同寄主、不同发病状态、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的分布及致病力呈现明显的生态位分化的特征,了解这一特性对于青枯雷尔氏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分布 致病力 生态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家蝇(Musca domestica L.)种群及其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药膜法测定了3个家蝇(Musca domestica L.)种群对12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了不同杀虫剂对家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Org种群对抗蚜威(LC50=18.654mg·L-1)、速灭威(LC50=17.387mg·L-1)比FAAS种群(LC50分别为26.011、26.632mg·L-1)更为敏感,FAAS种群对仲丁威(LC50=8.271mg·L-1)比Org种群(LC50=12.539mg·L-1)更为敏感;除了与乙酰甲胺磷无显著差异外,FZ种群对其他供试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显著低于Org种群和FAAS种群(95%CI没有重叠)。Org种群AChE对二嗪磷(IC50=0.025mg·L-1)比FAAS种群AChE(IC50=0.048mg·L-1)更为敏感,FAAS种群AChE对辛硫磷(IC50=0.021mg·L-1)比Org种群AChE(IC50=0.026mg·L-1)更为敏感;FZ种群AChE对所有供试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显著低于Org种群和FAAS种群AChE(95%CI没有重叠)。

关键词: 家蝇 乙酰胆碱酯酶 药剂敏感性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循环经济兴起与现代农业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摘要: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关系,阐述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双赢互动性。并对如何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现代农业,推动循环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现代农业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姜荷花引种适应性及不同采切方式对种球生产的影响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CSCD

摘要:观察姜荷花在福州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应情况,并分析其切花不同采切方式对种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州地区露地栽培的姜荷花生长发育正常,种球繁殖率达3.6倍左右;切花采收时带1片叶的种球产量、质量最佳。

关键词: 姜荷花 种球 引种 采切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